郑教授说物联网在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让资源真正在最需要的地方物尽其用。例如物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像我们学校附属的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大医院,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挂号,还不一定挂得上,排了半天的队,可能医生看了不到两分钟就开药了。怎么样解决看病难的顽症,是发展物联网一直关注的问题。2010年6月的物联网会议上,上海电信展示了一套“智慧医疗”,身体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取出手机,启动其中的智慧医疗程序,并将便携式心电监测仪贴在胸前,采集的心电检测数据,会自动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上,再由手机自动传输到医疗的后台专家服务系统。医院的专家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给出的诊疗建议立马就会以短信的方式到达用户手机。这样,大家不用再为测个心电图,天不亮就往医院赶。这只是物联网在医疗上很小的应用,我们还要花大力气研发智能医疗,真正使看病方便效率。
”出门堵车,开车出门购物吃饭,找不到停车位,心里更是堵得慌。郑教授说通过物联网可以帮助大家选择更好的路线,帮助车主订到停车位。据了解,上海移动正推出“停车查询”系统,采用的是物联网中核心的感应技术,将传感装置放置在停车场,能够实时采集停车位的使用信息,并通过网络汇总到公共停车平台,实时统计出各停车场的车辆进出登记数据。车主只要发送一条短信,就能提前预订车位,并有导引图传送到手机上,既不用担心车位被人抢先一步占去,也不必担心迷路。
郑教授说物联网将使我们的社会真正走向低碳节能。物联网的应用将使碳排放减少15%—35% 。郑教授介绍了说瑞典的一个项目,就是研究怎样把夏天的热能保存下来,然后在冬天使用。看似不可思议的设想却已投入应用。而在中国无锡,“感知环境,智慧环保”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也已通过了环保部组织的专家论证。该工程是无锡在环保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举措,工程将水体水源、大气、土壤、噪声、放射源、危险品废弃物等作为重点监测对象,构建多元化、智慧型环保感知网络,建设具有智能感知能力、高性能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存储能力、视频分析能力的环保信息感知和管理体系,为制定新一代环保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规范做出行业示范。物联网还将在环保事业中将发挥大作用。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