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35.35万人,是21世纪初回国人数(2001年留学回国1.22万人)的近30倍,年均增长率32.4%。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对留学海外的人来说,中国梦是灵魂中最深层次的召唤。”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十一很庆幸自己在年富力强时回到中国,做一个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创业者而不是旁观者,“我的梦想只有在中国才能实现。”
规模最大海归潮
“我们这些留学海外的人多少都有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和使命感,总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人才”专家张霄岭这样说。为了心中涌动的中国梦,2009年他辞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的职位回国,担任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投身祖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创新。
2013年,全国各地新增“人才”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861人,总数已达4183人;各地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7601人,总数近3万人,刷新了历史纪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潮和归国热。”
2014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络员会议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44.48万人,其中2013年回国35.35万人,同比增长29.53%,同年出国人数为41.39万,仅增长3.58%。
不平凡的追梦之旅
“在中国办一所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或学院,为‘中国创新’培养人才是我的梦想,它始终激励着我。”陈十一这样讲述自己回国创办北京大学工学院的历程。他从没有一个员工和只有约100平方米的小楼起步,几乎每天都像在打仗。要一个一个地面试教授;奔赴世界各地拜访基金会、企业,寻求他们在资金上的支持;组织教授设计教学体系;到著名中学宣讲,吸引优秀学生;与地方政府及企业洽商,推进成果产业化……“在这艰难的创业过程中,我反而深深地感到,我的梦想也只有在祖国才能实现。也只有在自己的国家,我才能被委以重任。”他为此感慨道。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对留学人员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全力打造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目前,全国共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280个,入园企业超过两万家,2013年技工贸总收入达32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22%,超过5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留学人员参与各类为国服务活动3.68万人次,完成项目对接近两万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日前表示,2014年将以政策创新带动留学回国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抓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政策的总体设计。国家将研究制定面向全体留学人员的普惠性支持政策,保障他们在回国就业创业时,享有与国内毕业生同等的支持政策和公平环境。还将以落实人才签证制度为契机,研究制定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居留、永久居留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和具体办法,建立既可国际比较、又具中国特色的人才引进和流动制度。
醒着的梦更美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是中国商飞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助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升最喜欢的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
2008年,李东升回国加入承载着中国人百年航空梦想的中国商飞公司,长久以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中国梦,终于找到了迈向现实的坚实根基和广阔平台。李东升开始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智慧和汗水,诠释和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之梦,助推祖国大飞机早日展翅翱翔。
祖国在期盼,事业在召唤。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留学生正在投入海归大潮。正如李东升所说:“我们的中国梦是清醒的,而醒着的梦更美。”
广聚英才共筑中国梦
什么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什么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层次创新人才。什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第一步?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球经济转型、格局重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人才的重要性早已成为共识,而人才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发挥着中坚作用。
党中央一向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多次强调要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靠面向海外引进人才,二是靠立足国内培养人才。2008年以来,国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给引进海外人才提供的难得机遇,集中力量实施“人才”,这是我国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的一大制度创新,掀起了海外人才回归报国的热潮;2012年9月,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又联合推出“万人计划”,并从荣誉称号、经费政策、加强联系服务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这一系列重大工程,体现了中央用创新思路和机制打造国家创新力量的努力和决心,必将充分调动国内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打造一支强大的国家创新力量,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和国家筑巢奉贤、全球纳才的战略意义深远。许多海外引进人才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丰富的学术成果,在献身科学发展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其强烈的创新意识、崭新的工作风格,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带来了良好的思路。海外引进人才对于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科研机构,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当前,中国迎来规模最大的“海归”潮,海外人才纷纷回归报国,这绝非偶然。这是党和中央的人才政策的利好,是科学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氛围蔚然成风的标志。希望各地、各部门继续努力,建立科学公正的遴选机制,制定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计划和政策措施,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希望有胸怀大志的优秀人才抓住难得机遇,参与和推动实现中国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