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浙大: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投身建设海洋强国

关注微信

浙大: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投身建设海洋强国

时间:2014-07-16来1源:中国网 作者:91boshi

中国网7月16日讯 (通讯员 王柏村)“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7月11日,从厦门至杭州D3232动车的一节车厢上,传出如此具有国学味道的合唱声。合唱者是浙江大学参加第三届“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活动的博士生们。合唱的曲目是《浙江大学校歌》,该校歌被称为“最受网友欢迎的高校校歌”。浙大博士生们以此来表达参加此次“高校博士团走向海洋”活动后的激动心情和满满收获。正如校歌里所唱到的:“海纳江河”,海洋蕴藏着无限的资源和无限的可能。其中更是包括各种研究领域,涉及很多专业,因此本次活动吸引了浙大各个专业的博士生参加,包括海洋工程,近海工程,船舶工程,机电工程,化工机械,制药工程,微生物专业等等。大家都想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海洋,走向海洋!

王柏村

浙江大学博士生 王柏村

在此次参观之前,我以为海洋和我们这些非海洋专业的研究生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然而,此次参观改变了我这个错误的想法。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为进一步深化和研究中国海洋战略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政治保障,那么海洋强国战略具体又包括哪些方面,又需要我们这些博士生做些什么?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为以上疑问一一做出了解答!

7月7日上午,我们和厦大的共50名博士生来到了位于上海的东海分局,参观了检测中心的化学、生态及物理实验室,了解到从海洋里带回的样品都需要在这些实验室进行检测、研究和分析,从而为海洋信息及海洋标准计量等工作提供一手资料。下午,我们来到了东海信息中心,预报中心以及信息室等听取了技术人员的介绍,而后的专题报告,分别关于人才需求情况、海洋维权执法,以及海洋科技研究及海洋经济等。三场报告让我醍醐灌顶,热血沸腾,让我明白了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权益维护方面,我们年轻人大有可为。

7月9日,在海洋二所,哥伦比亚大学海归教授为我们做了大洋专题报告,还有其他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为我们一一讲解了海洋物理,生态环境,海岛规划,海洋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都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撑。而在海岛演示厅,我们更是观看了有关钓鱼岛执法的立体视频。

7月10日,我们参观了坐落在海边的海洋三所。从鲸豚展馆到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再到生态养殖厅,让我们明白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蕴含多种资源和生物,三所的研究人员们多年以来为这些数据的获取和规范标准的制定默默奉献着。三所尹书记在报告最后提出的对于海洋青年发展的几点思考需要我们年轻人铭记在心,抓住机遇,善于学习,自信有为,追求科学等等。

从海鲜大餐到海洋药物;从海洋石油到可燃冰;从蛟龙号到雪龙号;从岛礁规划到海监执法,这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此次参观打消我很多疑虑,海洋强国包括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等方面,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参与其中,比如海洋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水产养殖…

感谢国家海洋局给了我一次宝贵的参观和学习的机会。经过五天的参观和学习,“海洋”两字已经在我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牢记此次活动中海洋前辈们的嘱托,抓住机遇,勤奋工作。为使祖国从海洋大国成为海洋强国贡献我们这代人的力量;为实现我们的海洋梦添砖加瓦;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参观最后一天,我们在鼓浪屿瞻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巨型雕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实现祖国的海洋强国战略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有过一句话非常振奋人心,叫“中国不亡,有我”!今天,我们要大声喊出:“海洋强国,有你有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