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我们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凡是在外供职人员多、在外创业人员多的地方,父母供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就高,孩子的学习热情就比较高涨。父母卖牛卖羊、卖猪卖鸡凑学费,砸锅卖铁凑学费;孩子边炒菜边看书,边吃饭边学习,晚上下自习后还要悄悄点起手电在被窝里看书学习。因为他们从在外供职、创业人员的身上看到了学习的希望,看到了成才的好处。反之,则是另一番景象:我们地方山脉浅,出不了人,能识几个字就行了;反正考出去大学毕业了,也没多大出息,能玩尽量玩,能混尽量混。
由此及彼,地方与地方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我们也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用人导向决定人才成长的影子。“唯才是举”的地方、单位、部门,勤奋学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气氛就比较浓烈。否则,麻将扑克闹通宵,碌碌无为混日子;鞍前马后献殷勤,绞尽脑汁攀龙凤。老子有钱,老子有靠山,不学无术也无妨。当然他们也有学习研究的时候,那就是研究领导的兴趣爱好,研究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人脉关系。久而久之,造就了大批的庸才和蠢才。
战国哲学家、思想家韩非认为:“任人以事,存亡治乱之机也。”善用人才,善用其才,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历来强调“唯才是举”。制定“四项制度”,致力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多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要求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我们应该站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不折不扣地把它贯彻落实好,切实做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唯才是举”出人才,只有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流动、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才能激发各类人才的学习攻关热情、创新创造热情、创业干事热情,才能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辈出的喜人局面。
“唯才是举”出人才,关键在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只有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制度保障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拘一格、慧眼识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才能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才能才尽其用、各得其所,才能使更多的人善于刻苦学习,乐于攻坚克难,立志成才,追求成才,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