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滋养促成了“未来的大师”成长,在那些启动“拔尖计划”较早的高校,毕业生已崭露头角。比如,北京大学曹霆同学201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复旦大学达佩玫同学以第一作者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研究成果;任东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化学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文章,同时他还以本科生身份受邀参加了2012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均相催化论坛。图灵奖获得者、康奈尔大学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多次给予上海交大致远学院学生这样的评价:“致远学院的学生和康奈尔的学生同样优秀,不同之处在于,致远的优秀生比例要远远大于康奈尔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