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减招就能提升博士生质量?

关注微信

减招就能提升博士生质量?

时间:2015-01-23来1源:博士人才网 作者:91boshi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治理博士“过剩”,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传出新动向:今后10年大学将减招37%的博士生;与此同时,台湾计划以公费推出全额奖学金,让大学招募到真正的精英攻读博士。
  这一动真格的调控举措,很快引起大陆高教界的共鸣。实际上,大陆名校近年来虽历经几轮教改,但始终难以摆脱“一流本科生、二流研究生、三流博士生”的尴尬局面。谈及对策,部分高教界人士认为,两地的博士生教育的“生态”截然不同,所以我们的高校若像台湾那样仅仅在数量上做减法,并不切题,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博士生的质量。
  
大陆高校:“调结构”比减招更迫切
  去年年底,台湾教育部门就披露了一组数据:台湾岛内目前博士生每年招生约6800人、毕业约3500人,而大学提供的教职不足800人,此外再加上约有300人留学后回到台湾加入竞争,“十年后流浪博士会比流浪教师还多。”台湾主管教育负责人甚至如此预言。
  和台湾地区相比,大陆地区的博士生总量要惊人得多。“我们高校的博士产量已经好几年蝉联世界第一了,但从博士的就业去向来说,大陆和港台等地区存在着质的差别。”按照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诸大建的看法,港台地区和北美高校的博士生教育,其“出口”主要定位于学术市场,因此预见到台湾岛内大学教职和从事研究的工作岗位有限,在招生“进口”作出调控势在必行。
  “但大陆高校的博士生,很多人读博动机并非为了学术研究,毕业后也无所谓一定要进学术机构。”诸大建认为,在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后,我们的高校应该认真对博士生招生进行“调结构”。“如果剔除官员博士、商人博士以及刷学历、‘洗出身’的博士,剩下来的一门心思做学问、潜心从事研究的博士数量真不多。”
  在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刘宪权教授看来,一味强调大陆高校博士生教育泛滥,客观上遮掩了很多问题。“有些确实需要减招甚至停招,但也有一些行业高端人才奇缺。”刘宪权以他熟悉的司法领域举例,虽然近些年法学频频吃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就业红牌”,看上去行业人才已经饱和,但在一些地方法院,“法官队伍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一个都没有。”和一些发达国家大法官的“高学历”相比,显然司法队伍还没有到博士过剩的地步,反而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其中,推动司法进步。
  
“游戏规则”不改难有根本改观
  为了改善博士生教育质量,近年来,大陆多所名校都在陆续启动一些改革。今年起,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将全面启用“申请-审核”制度。而早在8年前,沪上复旦、上海交大两校就开始在部分学科的博士生招生中试点这个制度。到目前为止,大陆约有70所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跟进。“申请-审核”制度之所“吃得开”,就是因为多了院系筛选这一道门槛,让大学能够选拔出更适合做科研的人,而非应试能力强的人。
  但在一些熟悉高教界内情的人士看来,这类改革纯属“雷声大、雨点小”,对整体提升大陆高校的博士生教学质量影响甚微。
  沪上一所名校文科院系的院长指出,早在多年前,该学院就预计到人文学科的博士就业出路相对较窄,有教授建议学院减招,“因材施教,培养几个好苗子足矣”。当时,关于高校学术大师匮乏的批评声甚高。结果,这则建议很快就被认为是“想法太天真”,其中的内情是:一旦高校某个学科在博士生招生前对外“吹风”,严格考察、提高招生门槛,那么考生考虑到自己的录取成功率,往往就会报考同一级别的其他高校。
  除了这一点,高校间校际竞争的“游戏规则”,也决定了博士生“调结构”困难重重。“教育部评估高校,博士点就是一个硬指标;学校为了排名、争夺科研资源等等,主观上就有做强做大的动机——这和学术研究无关,和高校的利益有关。”一位高校教授说,实际上,近年来博士生招生的“盘子”一直是相对稳定的,并没有扩招一说。但即便是对固定的博士生名额进行动态调整,比如设定竞争性指标,按照学科的产出分配名额等,也会被认为是触动院系的实际利益了。“博士生教育已经异化,不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而是纠缠了太多个人和学校、院系的利益!”
  不少高教界人士呼吁,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