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龙铜管集团的发展,李长杰强调,引进非常重要,尊重外国人、学习外国人,把他们的先进引进过来为我所用,然后创新超越,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超过外国人,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道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好的文化,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怎么来处理?员工和老板,工人和工人,我们就是四个字:理解、包容。我们把权力送给工人,把服务留给我们,形成强大的前进的团队,让这个团队不断地创新,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打造一个新的高度和目标,满足中国的制造业需求,再走向世界、占领市场。
我们花钱引进外国的专利,发现专利不成熟,失败了。用了大概五年时间,从上世纪的1990年到1995年,然后自我创新突破又用五年,1995年到2000年,2000年全部突破开始把日本的铜管、韩国、马来西亚的铜管挤出去,我们国家自己制造的铜管生产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展开,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不仅满足中国需求,而且走向世界,形成一种品牌。
李长杰说道,因为我是工程师,我是这套设备的引进者,从谈判到设备投产,应该说设备的工艺上我倒背如流。做厂长了,当时就是人治管理,你是我管的你必须听我的。后来发现发展起来以后人治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那么多人,靠金字塔式的管理完全不可以。后来我们就动用经济杠杆来进行管理,奖罚结合,但是发现经济逻辑解决不了发展问题。从2002年,我们从自己的感悟中感到,人是企业的主人,怎么样教育人?我们缺的是领导者、基层员工用什么心态来对待自己,来对待用户、来对待社会,来互相对待,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主要问题。其实我们讲文化,文化就是一种心态,文化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企业也需要正确对待方方面面的心态,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从这里开始,把在做人这个层面提出来“理解、包容、忠诚、团结”。把做事提出“尊重、学习、创新、超越”。简言之,做人互相之间就应该理解别人和包容别人,做事就应该学习与创新,从哪儿开始?从我做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一直潜移默化,这种文化不断地展开。强大的力量促进了这个企业发展,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变成这么大。人家说这是一种奇迹,其实不是一种奇迹,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优秀思想,它的推动力是人们想象不到的。
没有,其实企业战略就是在MBA课堂上老师讲战略,战略是远方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是没办法描述清楚的事情,但它应该有一个方向,应该有一个框架,就是说沿着一个道路、奔着一个方向,实现一个目标,很难具体化,没想到搞这么大,也没有想到搞这么出色。但是沿着这个文化,沿着不断的、互相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沿着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这条路越走越宽,发展越来越快。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