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动站简介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40年的办学历史,教学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公共卫生学院的前列,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全国首批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学院被批准设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现有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卫生毒理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营养与膳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卫生信息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环境污染与健康效应评估;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卫生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医学统计学;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预防医学专业。
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8人。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青年人才入选者1位。学院还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教育与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35名国内外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作为学院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二、招收政策
1、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学位;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博士毕业不超过两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3、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我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我校相同一级学科的流动站。
三、薪酬福利待遇
博士后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由工资、学校津贴、团队绩效津贴及其他福利待遇构成。
1.博士后工资
博士后工资的标准根据国家、广东省和学校有关文件制定。
2.学校津贴
学校津贴分为两个等级:一等津贴为8万元/年,二等津贴为4万元/年。学校津贴全额由学校承担,分摊至12个月进行发放,共发放两年。毕业于国内外著名高校、在相关专业领域已取得突出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的博士毕业生,在站第一年可申请学校一等津贴资助。在站第二年,可根据学校博士后中期考核结果调整津贴资助等级。
3.团队绩效津贴
团队绩效津贴由合作导师或所在科研团队与博士后人员商议后自行确定。
4.其他福利待遇
在站期间,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博士后人员的子女入托、入学事宜,按国家、广东省及我校有关规定执行。在我校附属学校学位允许的情况下,可参照教职工子女入读标准予以办理。
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青年学子与我院联系!
联系人:钟华
电子邮箱:zhongh37@mail.sysu.edu.cn 主题请注明:申请博士后+本人姓名。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办公楼后座313室。
邮政编码:510080
联系电话:+86-20-87330672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