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在最近一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并列西部第一。学校现已发展成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现有流动站15个,在2020年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综合评估中,我校被评估的13个流动站有6个获评优秀,7个获评良好,优良率100%,优秀率位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官网:https://www.uestc.edu.cn/
二、学院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以下简称“基础院”)成立于2014年6月,是电子科技大学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而特别筹建的“学术特区”。由中国科学院郭光灿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国家领军人才王志明教授担任院长。
基础院采用独立PI制和长周期国际同行学术评估的组织管理模式,紧密围绕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数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领域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已成立量子信息研究中心、集成光子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建成国家级平台1个,省部级平台1个,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项,累计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在物理、化学、材料学、光学工程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为推动该领域研究及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官网:https://www.iffs.uestc.edu.cn/
三、博士后招聘方向
量子信息研究中心:量子通信、量子软件、量子器件、量子精密测量等
集成光子研究中心:等离激元光子学、纳米光学、光学计算、集成光子学等
新能源研究中心:胶体与界面、动态软材料、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
新材料研究中心:电化学、清洁能源、环境与能源材料、纳米催化与传感、能源化学等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粒计算、生物信息学、复杂网络、信息物理、数值计算等
四、进站基本条件
1.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岗位特殊需要者可适当放宽;
3.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在站期间待遇
1.基础薪酬:由学校和团队共同提供
资助标准一般为20-30万元/年;入选各类博士后人才计划者,提供30-40万元/年。如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国家“引进计划”不低于40万元/年(均为税前,不包括单位缴纳五险一金部分)
2.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免租金)或租房补贴;
3.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政策,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择校政策;
4.在站期间可以申请职称评审(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5.鼓励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
6.优秀者可聘任为学校教师(如可申请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并享受相关福利和待遇;学院每年招聘“专职科研岗位”)留校工作。
六、各团队招聘情况及联系方式
序号 | 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研究方向 | 联系方式 |
1 | 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团队 | 郭光灿 |
1.微纳加工技术 2.物理学 3.光学 4.凝聚态物理 5.光学工程 6.电子科学与技术 7.集成光学 |
周强:betterchou@outlook.com 邓光伟:gwdeng@uestc.edu.cn |
2 | 信息材料与器件(IMD)团队 | 王志明 |
1.半导体激光器(VCSEL/DFB/FB)、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钙钛矿、二维材料、InGaAs、InSb、二类超晶格)、光电气体传感器 2.低维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荧光聚光器、光电探测器、光电化学制氢等方向 3.热电子、微纳光子学、光热效应 4.微流控、光流控、低维纳米材料光谱、复合材料 |
zhmwang@uestc.edu.cn |
3 | 软物质与微生物技术实验室 | 赵坤 |
1.生物医学工程 2.软物质物理 3.微流控 |
kzhao@uestc.edu.cn |
4 | 材料表面科学研究中心(CMSS) | 邓旭 |
1.表界面相关的化学、物理基础研究 2.功能界面材料在表面防污、防覆冰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
王德辉:wangdehui@uestc.edu.cn 邓旭:dengxu@uestc.edu.cn |
5 | 分子电化学团队 | 崔春华 |
1.分子/原子尺度催化剂 2.原位电化学谱 |
chunhua.cui@uestc.edu.cn |
6 | 动态软物质实验室 | 崔家喜 |
3.高分子化学 4.材料学 5.材料力学 |
Jiaxi.Cui@uestc.edu.cn |
7 | 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 | 李严波 |
1.光电催化水分解制氢、可见光响应光电催化材料、OER催化剂、原子层沉积技术 2.半导体缺陷物理、半导体光谱学、光致发光 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量子点、宽禁带紫外光电探测器 |
yanboli@uestc.edu.cn |
8 | 光电探测与传感研究团队 | 巫江 |
1.半导体光电探测器(InSb、二类超晶格等) 2.ROIC电路设计 3.半导体激光器(VCSEL/DFB/FB/QCL) 4.光电气体传感器 |
jiangwu@uestc.edu.cn |
9 | 先进纳米器件研究团队 | 王曾晖、夏娟 |
1.凝聚态物理,低维材料光谱学,高压实验 2.微纳米传感器、微纳米机电系统 MEMS/NEMS 3.二维材料、纳米器件、纳米材料 |
夏娟:juanxia@uestc.edu.cn 王曾晖:zenghui.wang@uestc.edu.cn |
10 | 材料计算与设计实验室 | 张妍宁 |
1.过渡金属氧/硫化物的调控与性能 2.单原子/分子与金属表面间的相互作用 3.二维多铁/铁电材料及其性能调控 4.光电材料 |
45703159@qq.com |
11 | 量子计算与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 | 王晓霆 | 1.量子计算 | xiaoting@uestc.edu.cn |
12 | 量子信息技术团队 | Abolfazl Bayat | 1.Quantum Technology | Abolfazl.bayat@uestc.edu.cn |
13 | 环境与能源催化团队 | 董帆 |
1.光电催化 2.电催化 |
dongfan@uestc.edu.cn |
14 | 生物信息学团队 | 邹权 | 1.生物信息学 | zouquan@uestc.edu.cn |
15 | 纳米催化与传感团队 | 孙旭平 |
1.电催化及光电催化 2.电化学储能 3.环境电化学 3.电化学分析 |
xpsun@uestc.edu.cn |
16 | 复杂系统与社会计算研究中心 | 吕琳媛 |
1.复杂网络 2.统计物理 2.脑神经网络 3.新信息经济 |
babyann519@hotmail.com |
17 | 信息融合及智能系统实验室 | 邓勇 |
1.不确定信息建模和处理 2.量子计算和量子决策 |
dengentropy@uestc.edu.cn |
18 | 单分子生物团队 | 樊军 |
1.DNA修复与基因组稳定性的单分子水平研究 2.相分离与转录调控、应激反应机制的单分子水平研究 3.肿瘤生物标志物可视化的单分子水平研究 |
fan.jun@uestc.edu.cn |
19 | 电化学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 | 王斌 | 1.基于功能材料的电化学和传感及其柔性器件的应用 | binwang@uestc.edu.cn |
20 | 计算数学研究团队 | 周冠宇 |
1.计算数学领域各方向(不限于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2.PDE理论或量子计算 |
zhoug@uestc.edu.cn |
21 | 晶态功能分子材料团队 | 郭富盛 |
1.配位化学 2.有机金属化学 3.分子磁体 |
guofush@hotmail.com |
22 | 薄膜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团队 | 白赛 |
1.材料(量子点,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OF,离子液体) 2.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薄膜晶体管,光电及高能射线探测器) |
sai.bai@uestc.edu.cn |
23 | 单晶碳材料与光电器件团队 | 黄明 |
1.高品质多层石墨烯的可控制备(晶界、层数、堆垛方式、扭转角度、掺杂等) 2.石墨烯生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石墨烯基高性能电子或光电器件构筑及物性表征 4.石墨烯基能源及催化材料 |
huangming@uestc.edu.cn |
24 | 新能源器件研究室 | 张永起 | 纳米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在能源储存与转化器件中的应用展开 | yqzhang@uestc.edu.cn |
25 | 能源转化与存储研究中心 | 岳秦 |
1.多孔材料组装及功能调控 2.无机多孔材料用于海水提铀 3.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设计 4.能源存储:锂硫电池 |
qinyue@uestc.edu.cn |
26 | 低维半导体能源光电器件团队 | 童鑫 |
1.低维半导体材料 2.半导体光电器件 3.太阳能电池 4.太阳能荧光聚光器 5.光电探测器 6.光电化学制氢 |
xin.tong@uestc.edu.cn |
27 | Bobby Tan Kok Chuantuan研究团队 | Bobby Tan Kok Chuantuan |
1.量子信息 2.量子精密测量 3.量子光学 4.量子算法 |
bbtankc@gmal.com |
联系人:肖宁静
电话:028-83201896
邮箱:ningjingx@uestc.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学位+毕业学校+所学专业 。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