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博士后招收 > 研究院所博士后招收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公告

关注微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公告

时间:2016-10-19来源:未知 作者:91boshi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2004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了不断开拓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全面提升服务国家决策、推进理论创新、指导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16年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学术规范,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2.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4.须全职在站工作,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 年龄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二、招聘具体信息
招收部门 合作研究项目 项目负责人 招收专业及数量
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 重大教育政策要点研究 吴 霓 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1 名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 吴 霓 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1 名
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 吴 霓 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1 名
教育理论研究所 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 邓友超 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教育政策等,1名
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监测指标框架 吴安春 教育与心理统计,1名
教育理论,1名
基础教育研究所 学校内生式发展的机制和策略研究 陈如平 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1-2名
幼儿园新教师胜任力与职前教育改革研究 刘占兰 学前教育,1名
中国百年老园的发展样态研究 刘占兰 学前教育,1名
高等教育研究所 财经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男星 经济学,1名
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 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 孙 诚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1名
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办学与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马延伟 职业教育,1名
课程教学研究所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郝志军 课程教学论,1-2名
教师发展研究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难点问题研究 张布和 教育学、心理学等,2名
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 立德树人创新研究 孟万金 教育学或心理学博士,1-2名
学习科学前沿转化实践研究 孟万金 心理学博士,1-2名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 青少年体质健康测量与干预 吴 键 本科专业为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和体能训练专业,1名
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 教育信息化政策与实践研究 马晓强 教育信息化,1名
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 中国农村教育专题研究 杨润勇 教育、管理、统计等专业,1名
中国教育法治专题研究 孙霄兵 教育学,1名
合作发展处 区域教育个案研究及比较研究 蒋志峰 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派驻我院实验区,1名);课程教学论、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派驻我院实验区,1名);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与管理(2名)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机制研究 刘贵华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1名
《教育研究》杂志 教育研究前沿报告 高宝立 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学、教育经济与管理,1名
  三、报名要求及联系方式
  1.凡有意进入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将下列材料邮寄到本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一份)
  (2)《博士后进站审批表》(三份);
  (3)两位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专家的推荐信(一份);
  (4)博士学位证、毕业证复印件(应届博士生提交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证明)、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5)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两面);
  (6)博士学位论文和两篇代表作;
  (7)拟报项目及研究计划概要(3000字以内)。
  上述材料均用A4纸打印, 无论录取与否,恕不退还。
  首批申报截止时间:2016年10月31日,第二批申报截止时间:2017年3月31日,最后申报截止时间:2017年6月30日。
  2.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人员将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晓忠   联系电话:(010)62003395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人事处
  邮 编:100088     Email:rsc@nies.net.cn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