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博士后招收 > 研究院所博士后招收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2025年诚邀海内外杰出英才依托申报准聘长聘系列教职、海外优青项目、优秀博士后

关注微信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2025年诚邀海内外杰出英才依托申报准聘长聘系列教职、海外优青项目、优秀博士后

时间:2025-02-28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 作者:佚名

一、单位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植所”),建于1983年8月,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下设直属云南分所、海南分所,及合作分支机构广西、新疆、重庆、贵州、湖北分所,丽水、辽阳、高原药用植物(西藏)研究中心等。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国家级公益型研究所,是国内外知名药用植物专业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秉承“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所训,药植人承前启后、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快速发展,形成涵盖中药和药用植物的栽培、引种、种质保护、天然药物化学、药理毒理、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创新体系,引领我国药用植物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以支撑和引领我国中药资源学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从事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生产和开发利用的国际性综合强所。

二、申请条件

(一)准聘长聘系列教职

1.原则上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学术不端行为,无违规违纪等不良记录;

2.具有良好品行,政治素质高,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廉洁自律,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细致,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3.身体健康,可胜任岗位要求;

4.进入准聘长聘系列教师应学风优良、师德高尚,并具有创新、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的优良作风;

5.岗位要求:

(1周岁,两院院士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一般需在世界知名大学(排名前50名)或相当水平的研究机构担任长聘副教授及以上教职或相当职务,或在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担教授或相当职务;有突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业绩,能把握所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并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或已建立了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和学术理论。两院院士可直接申请教授岗位。

(2周岁,长聘副教授原则上应不超过50)助理教授原则上应不超过40)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申请人申报当年应在40周岁(含)以下;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申报当年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在申报前一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8.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优秀博士后

1.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专业及学位要求:具有相关专业(详见四、招收学科方向)博士学位的博士毕业生,且获得博士学位后年限不超过3年;

3.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并撰写科研论文,动手和实验操作能力强,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相关领域的SCI收录刊物上至少发表论文1篇;

4.英语较好,掌握常规实验技术,善于沟通、交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敬业精神,为人诚实,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

5.申请人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

6.符合全国博管会、医科院及药植所关于博士后的相关管理规定。

三、福利待遇

通过院校“全球人才招募”计划申请准聘长聘系列教职、优秀博士后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具体待遇面议。

四、招收学科方向

植物学、遗传学(植物方向)、摄影测量与遥感(植物资源方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林木遗传育种、中药学、生药学、方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有机化学、食品科学等相关学科。

五、报名材料

1.填写附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应聘登记表》(word版);

2.户口证明材料(户口本首页、本人页及变更页);

3.能证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各阶段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职称、任职证明材料、发表文章的首页且标注出本人位置、文章发表当年影响因子证明材料、《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教育部留服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等);

4.参保人员缴费信息文件;

注:参保人员缴费信息可通过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http://si.12333.gov.cn老师:+86-010-57833042

老师:+86-010-57833022

邮箱:rsc@implad.ac.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151号

收到简历后,人事处工作人员将及时与您联系。达成申报意向后,将对后续申报工作给予专项辅导。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www.implad.ac.cn/yzxw.aspx?CateId=1225&Id=7410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