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科研院所招聘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22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关注微信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22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时间:2022-01-29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 作者:佚名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毗邻中国散裂中子源,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广东省科技厅为指导单位,由东莞市政府、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是参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平台。总体规划1200亩,总经费预算约120亿元,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过50亿元。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从三年建设期转入运行期的关键之年。实验室顺利通过广东省实验室启动建设期考核评估,创新资源加速聚集,人才队伍量质齐升,朋友圈不断开放扩大,科研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卓有成效。

“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值此实验室高速发展之际,我们面向全球科学家敞开怀抱,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共谋发展,共筑辉煌。

一、招聘对象

从事金属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柔性电子材料、软物质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相关材料科学研究以及结构和性能研究等领域的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优秀且实验室暂无相关研究方向者,实验室可为其提供平台独立开展研究。

二、应聘条件

1、具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2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或具有国内博士学位,拥有海外博士后工作经验;或3年以上海内外科研经历,并已取得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正式职位;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担任过高级技术职务或首席技术顾问;或为省部级以上各类拔尖人才荣誉获得者、重大项目负责人等;特别优秀者可放宽条件;

2、青年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以当年12月31日为计算截止日,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受聘后半年内全职到岗;

3、已有多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或学术会议上,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或潜力,或拥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

4、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善于合作。

三、人才待遇

1.国际水准的薪酬待遇:学术带头人协议年薪75万元起(不含单位为其缴纳的六险一金),顶尖人才待遇“一人一议”;

2.充分的团队建设支持:为学术带头人提供1000万元团队经费,并给予博士后、联合培养研究生名额;

3.具有竞争力的政府补贴:认定为东莞市高层次人才的可享受200万元~250万元购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4.高标准缴纳六险一金;解决住房问题;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四、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请注明5-8篇代表作);

2、自荐信;

3、研究/工作总结与计划,研究计划需写明经费预算;

4、两名同专业领域推荐人姓名、联系方式及推荐信;

5、附件材料:护照/身份证复印件,任职证明,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发表学术成果目录(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获奖、专利证书复印件和成果转化情况证明材料,以及本人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五、联系方式

简历接收邮箱:hr@sslab.org.cn

(邮件标题注明:高层次人才应聘+姓名+研究方向 )

联系人:程老师、王老师 0769-89136247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大学创新城A1栋

官网:https://www.sslab.org.cn/

实验室简介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实验室迈过三年高速度建设期,稳健步入高质量运行期。面向国家、省、市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学科交叉、技术汇聚、产业融合的新发展形势,持续探索全链条创新模式,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上新台阶,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头部企业的联合工程中心正在这里加速建设。

实验室四大板块风采展示

01前沿科学研究: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针对我国在信息、能源、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领域在高端材料需求方面的“卡脖子”问题,开展长期性持续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材料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实现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难题。实验室目前已布局10大前沿科学研究方向,指引材料科学创新前行航向,已入驻20个前沿科学研究课题组,并且长期开放新课题组入驻通道,欢迎全球优秀科学家加盟!

了解前沿团队更多信息,请至下方链接查阅:https://www.sslab.org.cn/core/frontbasic

02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系统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用户开放平台

针对材料设计、制备、加工、表征、测量、模拟,建设系统的、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用户开放平台,包括中子科学平台、材料制备与表征平台、微加工与器件平台、材料计算与数据库平台,以及大湾区电镜中心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筹)。不仅为实验室前沿基础与应用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为粤港澳周边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提供通用性技术服务,为国家材料科学重大领域的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提供稳定的、专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

了解公共技术平台更多信息,请至下方链接查阅:https://www.sslab.org.cn/core/platform

03创新样板工厂: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应用、走向市场

创新样板工厂是实验室科技成果进行小、中试孵化的物理载体和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实验室的产业技术研究与成果落地转化,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强力引擎。实验室分批次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优质项目入驻,截止截止2021年年底,引进创新样板工厂团队25个,注册成立产业化公司38家,总注册资本超3亿元。

了解创新样板工厂更多信息,请至下方链接查阅:https://www.sslab.org.cn/core/factory

04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打造知名学术品牌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于2018年11月挂牌,通过整合国际国内学术资源,推动跨学科合作,为有志于前沿交叉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活跃的科研环境,建立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中心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开展多学科交叉学术活动,联合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和高校,定期组办多种形式的高端学术研讨会,发起“资深访问学者基金”和“卓越青年学者基金”,打造“一个论坛,两个基金”品牌,吸引海内外知名学者来访和工作。

了解粤港澳交叉中心更多信息,请至下方链接查阅:https://www.sslab.org.cn/core/science

人才队伍

打造有核心引领作用和跨学科辐射效应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致力于聚集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在关键领域和学科长期保持先进的国际竞争力,秉着“人才互聘,成果互享,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人才理念,与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科研机构,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境内外高校建立人才双聘机制,形成具有核心引领作用和跨学科辐射效应的国家级研究队伍。

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有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招聘委员会和产业化委员会等机构。王恩哥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中科院原副院长)任理事会理事长,赵忠贤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可谓大牛云集。

成立三年多以来,实验室总人数达1000人,平均年龄32岁,80%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其中两院院士8人,引进来自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国外高端科研机构和著名高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41人。

未来,实验室将继续依托广东省和东莞市的经济优势和产业基础,利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及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经验,汇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优质科技资源,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实验室。

数说SLAB

联合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协同培育和输出高水平科技人才

实验室积极与国内高校、研究所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目前已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44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累计培养研究生近257人。

科研项目:

响应国家战略及地方需求强化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

国家、省级等科研项目立项122项,总经费达5.86亿元

论文发表:

在国际权威平台展示材料科学领域科研实力与影响力

截止2021年底,实验室累计发表出版物1667篇,94%为研究型论文

其中Nature、Science正刊10篇

Nat.Comm.,Nat.Phy.,Nat.Mater.,Nat.Elec.等子刊82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 61篇

发表论文被引频次超过13000次,每篇平均引用次数8.03次

专利申请:

知识产权提质增效,激发持续创新活力

实验室累计提交专利申请574件,受理475件,其中已获得授权专利111件

产业转化:

推动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注册成立产业化公司38家,注册资本超3亿元

了解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更多信息,请点击查阅:https://www.sslab.org.cn/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期待您的加入!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