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科研院所招聘 >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2025年度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关注微信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2025年度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时间:2025-03-20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 作者:佚名

一、单位简介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地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广州,也是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重镇。研究所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地理研究机构为目标,坚持国家需求与科学前沿双重导向,突出华南热带亚热带岭南地域特色,重点围绕岭南地域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致力于全球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城市与区域发展、地表过程与灾害防治、资源安全与调控机制、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东南亚地理等领域的研究。拥有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遥感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条件平台。

我们秉承“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理念,努力为有志于投身地理科学事业发展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共赢未来的发展平台,努力为有志于投身地理科学事业发展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共赢未来的发展平台,努力建设我国地理创新研究华南重地和科技型高端智库。

诚邀海内外英才,携手发展,共创辉煌,期待有志于专注学术研究的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5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申报指南、申报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见: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490.htm

三、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四、申请人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五、研究方向

主要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水资源、水文地质、自然灾害学、地质灾害、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计算机类、交通运输类、海洋科学、测绘等相关专业。

六、待遇支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0万-300万,期限3年;

2.广东省配套资助:按入选人才实际情况提供额外配套资助;

3.广州市配套资助:按入选人才实际情况提供额外配套资助;

4.单位配套待遇:

(1)聘任岗位:纳入事业编制,聘为研究员(正高级)岗位;

(2)薪酬待遇:有竞争力的薪酬、住房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并根据业绩享受成果奖励;

(3)团队建设:支持组建创新科研团队,提供研究生招生指标3-5名,积极支持招收博士后;

(4)服务保障:子女可入读省科学院幼儿园(省一级),协助入读省一级小学;协助办理人才落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等;

(5)对于未入选人员,可根据《广东省科学院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启动引进程序。遵循“一人一议、一事一策”原则,全力为优秀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及相关配套。

七、申报说明

1.请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于2025年4月7日前将个人简历、代表作等支撑材料压缩后以“申报海外优青+姓名+专业”命名,发送至zhaopin@gdas.ac.cn ;

2.我们将安排专人对接,提供详细申报指导和全方位服务保障。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综合办公室)、李老师(科研业务部)

电话:020-37656971;020-87685895

邮箱:zhaopin@gdas.ac.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95WgmVeZZd3GYY_Fvuong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