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科研院所招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年材料基础理论与计算类特别研究助理岗位招聘启事

关注微信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25年材料基础理论与计算类特别研究助理岗位招聘启事

时间:2025-04-01来源:中国博士人才网 作者:佚名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是中央直属的事业单位。先后有22位院士在所工作。金属所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奖4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90余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近年来,金属所承担并高质量完成了载人航天、大飞机、航空发动机、跨海大桥、高速铁路、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材料技术攻关任务,解决了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医疗、国家安全等战略性支柱行业的材料技术难题,在纳米金属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碳纳米材料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在世界材料领域保持了一席之地。

 

二、招聘岗位

 

序号

部门

创新课题组/PI团队

岗位名称

编制类别

岗位类别

人数

工作内容

岗位要求

1

材料设计与计算研究部

合金计算设计与方法研究

人工智能在量子材料设计中的应用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结合机器学习和电子结构技术设计量子响应材料。

1.数学、材料学、凝聚态物理、化学、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熟悉Python/C++/fortran编程语言。

2

材料设计与计算研究部

合金计算设计与方法研究

基于图神经网的深度学习势及哈密顿量开发及应用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分子束外延(MBE)材料生长技术研究

1.数学、材料学、凝聚态物理、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熟悉Python/C++/fortran编程语言;

3.熟悉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计算;

4.熟悉深度学习者优先考虑。

3

材料设计与计算研究部

合金计算设计与方法研究

手性材料理论设计与物性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利用第一性原理、声子计算、分子动力学、模型哈密顿量和对称分析设计电子能带结构,进行手性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1.数学、材料学、凝聚态物理、化学、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熟悉Python/C++/fortran编程语言。

4

材料动力学研究部

块体材料的纳米力学行为研究

多尺度纳米结构金属的断裂及强韧化机制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多尺度纳米结构金属的断裂及强韧化机制研究;

2.材料极限特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1.材料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对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强韧化机制有深入的理解;

3.具有较好的断裂力学基础,熟悉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性能测试原理与方法;

4.掌握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宏观性能测试分析方法。

5

材料动力学研究部

块体纳米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纳米结构金属动态变形及强韧化机制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多尺度纳米结构金属的动态变形及强韧化机制研究;

2.材料极限特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1.材料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对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动态变形机制、强韧化机制有深入的理解;

3.具有较好的力学基础,熟悉材料动态本构、断裂韧性和疲劳裂纹扩展性能测试原理与方法。

6

材料动力学研究部

块体纳米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高性能金属丝材制备与性能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高性能金属丝材制备工艺研究;

2.高性能金属丝材力学性能及使役机理研究;

3.课题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1.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力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及科研总结、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含)以上;

3.应届毕业生或从事金属丝材研究者优先。

7

材料动力学研究部

块体纳米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梯度序构金属制备与使役性能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梯度序构金属制备工艺研究;

2.梯度序构金属力学性能及疲劳断裂等使役行为研究;

3.课题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1.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力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及科研总结、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含)以上;

3.应届毕业生或从事钢铁材料研究者优先。

8

材料动力学研究部

块体纳米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

非均匀纳米结构金属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机制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非均匀纳米结构金属的制备技术探索与微观结构表征;

2.非均匀纳米结构金属的力学性能与塑性变形机制研究;

3.课题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1.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有较强的动手、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含)以上;

3.应届毕业生或从事非均匀结构金属研究者优先。

9

材料结构与缺陷研究部

低维铁电功能材料

高耐蚀非晶及高熵合金成分设计及腐蚀机理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相场模拟等多尺度计算方法研究铁电材料的结构和缺陷。

1.材料物理、物理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或者预期半年内取得博士学位;

2.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相场模拟这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过研究并且取得相应成果;

3.发表过3篇SCI论文或者1-2篇高水平SCI论文;

4.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

10

材料结构与缺陷研究部

金属形变动力学的定量电子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先进透射电子显微学表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材料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要求具有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近五年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3.博士毕业三年内或近期可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者,具有电镜操作、算法开发、人工智能背景。

11

材料结构与缺陷研究部

金属形变动力学的定量电子

金属材料变形机制和演化行为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金属材料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学表征;

2.分析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和演化行为。

1.材料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熟练运用像差校正透射电镜等电镜设备,具备原位电子显微学研究经验,熟悉金属材料的强化、疲劳、相变等机制;

3.在本领域TOP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12

联合研究部

能源催化材料

原子级分散金属加氢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开展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催化加氢反应等性能优化研究;

2.利用电镜、同步辐射等表征手段,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原子能级分散金属催化材料的催化加氢作用本质;

3.辅助课题组与企业合作开展催化材料的模式应用研究。

1.催化、化学、化工、材料物理与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有较扎实的催化材料制备与表征、催化反应测试、催化机理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验技能;

3.具备较强的科研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含)以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可以不受论文数量的限制。

13

联合研究部

能源催化材料

高效脱氢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针对液态有机分子高效储氢,开展原子级分散金属团簇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催化脱氢等性能优化研究;

2.利用电镜、同步辐射等表征手段,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金属团簇催化材料的催化作用本质;

3.辅助课题组与企业合作开展催化材料的模式应用研究。

1.催化、化学、化工、材料物理与化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有较扎实的催化材料制备与表征、催化反应测试、催化机理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验技能;

3.具备较强的科研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含)以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可以不受论文数量的限制。

14

联合研究部

能源催化材料

表界面催化原位动态表征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利用透射电镜原位研究化学环境中催化剂微结构演变特征;

2.设计合成负载型催化剂,评价催化剂性能;

3.利用红外、X射线衍射、X射线吸收等谱学手段表征(包括原位)催化剂结构特征,并关联性能。

1.材料、催化、化学或化工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备材料微结构分析能力,学习过透射电镜相关基础并了解操作技能,有较扎实的材料合成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验技能;

3.具备较强的科研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

4.具有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

15

联合研究部

能源催化材料

负载型催化剂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特别研究助理

科研

1

1.设计合成负载型催化剂,评价催化剂性能;

2.利用扫描、透射电镜等解析催化剂微结构特征;

3.利用红外、X射线、同步辐射等谱学手段表征催化剂结构,揭示构效关系。

1.材料、催化、化学或化工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有较扎实的催化剂合成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验技能,具备材料微结构分析能力;

3.具备较强的科研总结和论文撰写能力,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

4.具有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

16

联合研究部

热电材料与器件

热电材料性能与应用研究

事业编制

科研

1

1.热电材料相关性能研究;

2.半导体器件制备及性能测试;

3.指导学生完成日常科研工作。

1.材料学、化学、半导体物理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具有副高级岗位任职经历,从事材料化学相关工作;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优先考虑:

1)承担过国家级项目;

2)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3)有热电材料与器件相关研究工作经验。

 

三、薪酬福利与职业发展

 

(一)薪酬结构:

 

岗位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及奖励性绩效)。

 

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税前年薪23W+,入选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者年薪31W+;获得特别研究助理卓越奖还有3-8W的奖励。

 

硕士\本科:税前年薪约10-18W。

 

(二)新员工享受住房补贴:

 

1.事业编制:博士1500元/月,6年共计10.8W;硕士800元/月,6年共计5.76W。

 

2.特别研究助理:1500元/月,6年共计10.8W。

 

3.项目聘用、劳务派遣:300-400/月。

 

4.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按金属所相关人才规定执行。

 

(三)地方补贴:

 

1.沈阳市生活补贴(含房租补贴)

 

博士毕业生:9W;

 

硕士毕业生:4.32W;

 

本科毕业生:2.16W。

 

2.沈阳市购房补贴

 

博士7W;硕士4W;本科2W。

 

(四)单位福利:

 

衣着:工作服(部分部门)、文化衫

 

饮食:食堂干净整洁、美味可口,供应三餐,发放午餐补贴500元/月

 

个人喜事:生日祝福、婚育慰问等

 

节日福利:三大节日员工福利或购物券发放

 

安居:员工单身宿舍、人才周转房、博士后公寓

 

通讯出行:交通补助、通讯补助

 

健康:六险二金、免费健康体检

 

休假:法定节假日、周末双休、暑期集中休假、春节集中休假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各类团建、培训、体育活动、学术活动等

 

(五)聘期与岗位晋升:

 

1.事业编制:首次聘期3年,聘期与岗位按照金属所聘用与岗位管理相关制度执行,按照具体岗位工作内容,执行不同岗位类别与系列,包括专业技术类(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系列、实验系列、编辑及会计等非主系列等)、职员类、工人类岗位。

 

2.特别研究助理:按照金属所项目聘用或博士后人员管理,首次聘期一般为2至3年,可续聘至最长6年;入职后岗位执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特别研究助理完成一个聘期时,择优入编,如已晋升为副研或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类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等资助的,或个人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后奖励以及金属所青年学者论坛一等奖、特别研究助理卓越奖和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优秀的,在首个聘期结束或第二个聘期期间可申请转为事业编制聘用。

 

3.项目聘用人员:按劳动合同管理。

 

(六)人才项目:

 

1.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

 

面向当年度招聘的特别研究助理,择优入选。“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获得者、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获资助者等,直接纳入“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资助范围;

 

金属所为入选者在项目执行期间额外提供8W/年的人才岗位津贴,并配套提供20W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研及访问交流。

 

2.基金与人才项目申请

 

特别研究助理可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

 

可申请特别研究助理卓越奖,金属所每年设置三个级别奖励,分别奖励8W、5W、3W,鼓励青年人才创先争优和产出优秀科研成果;

 

特别研究助理聘期结束转为事业编制聘用后,符合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中国科学院级人才计划等项目申报条件要求的特别研究助理,可按中国科学院及金属所有关规定申报。

 

四、招聘流程

 

(一)报名

 

有意者可将个人简历投递至邮箱:hcsun@imr.ac.cn,并抄送至imr_gc@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 );应聘者只能选择1个岗位进行简历投递,多次投递无效 。

 

 

注意:

 

(1)报名应聘实行诚信承诺制度,应聘人员填报的信息应真实有效,如在后续审核、面试等环节发现应聘人员提供虚假材料,将取消其应聘资格。

 

(2)用人编制类别按金属所相关规定及聘用人员学历学位情况确定。发布招聘信息

 

(二)招聘岗位信息在金属所官方网站上“人才招聘”专栏(http://www.imr.cas.cn/rczp/rcxq/)内统一发布。

 

(三)资格审查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公示与聘用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