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是隶属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的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海南省环境科技领域的综合性研发机构和环境管理决策核心智库。主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生态环境应用基础研究及生态环保技术服务。聚焦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理论政策研究,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推进蓝碳科技及政策研究与试点示范;围绕大气、水、土壤等开展生态环境科研,涉及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等。凭借专业研究,为海南生态改善、可持续发展及科学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二、项目简介·
项目为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在海南省省科学技术厅立项并获得资金支持,项目总资金共210万元,其中含140万配套资金。项目执行期为2025年至2027年。
项目聚焦面源污染多个关键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机制、流域面源污染监测-溯源-模型耦合模拟的技术原理,以及基于面源污染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理论和方法学。项目旨在阐释不同情景下流域面源“产-汇-输”规律,突破面源污染监测、溯源、模拟等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面源污染负荷核算和关键源区识别水平,构建基于面源污染的控制单元土地管控模式,为海南“六水共治”和水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并形成国际科技合作范式。
三、项目团队·
项目由海南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德国水技术中心AndreasTiehm教授团队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宋永会研究员团队共同开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项目负责人
莫凌研究员,现任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负责人,是南海创新人才、省高层次拔尖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同时还荣获了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六水共治先进个人等称号。长期从事热带岛屿流域治理技术及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研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5部,拥有发明专利2项。
德国合作方
AndreasTiehm教授,德国水技术中心知名学者,拥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参与多项中德项目。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研究30余年,曾担任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协调人,在德国自来水协会技术委员会任职。在水污染监测和溯源研究领域成果突出,发表SCI论文80余篇,被引3000余次(WoS),H-index为32。
国内合作方
宋永会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环境保护首批“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担任国家面源重点研发计划和面源监管技术支撑负责人。从事磷氮营养物循环利用、流域水环境治理修复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水专项、长江联合研究项目课题等20余项,获流域面源与生态修复相关的部省级科技奖7项,发表文章200余篇。
项目团队还包括多位资深研究人员和年轻科研骨干,致力于在面源污染防控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岗位职责·
项目日常管理
协助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翻译与校对技术文档、跟踪项目节点目标及工作进度、整理阶段性成果,保障项目高效运行。
参与研究工作
参与文献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数据分析、模型开发等工作,协助完成项目研究任务。
五、岗位收获·
能力提升
1.系统掌握面源污染监测、溯源、模型模拟等关键技术
2.提升科研项目管理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3.掌握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开发与应用技能
国际视野
通过与国际团队合作及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拓宽国际视野,积累跨文化合作经验
职业发展
表现优异者可推荐攻读博士学位或科研岗位就业
六、任职要求·
核心能力和素养
1.责任心强,沟通协调能力、执行力和学习能力强
2.能适应野外工作,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3.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
4.优先考虑熟练掌握ArcGIS、SWAT等软件,以及R、Python等数编程语言和数据分析工具的人员
学历与专业
1.硕士及以上学历,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生态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
2.有面源污染、水环境监测、模型开发或土地利用研究经验者优先
七、薪酬待遇·
基本工资待遇参照同等岗位,具体面谈。
八、申请方式·
请有意向者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发送至邮箱:970293263@qq.com, 邮件标题请注明:科研助理+姓名+研究方向。
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学位证书、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及相关附件材料。
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5月31日前
相关问题请咨询:王工,联系电话:18801053138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8iQbUVR_cwNnHk9lLL3uw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