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高校教师招聘 > 江苏高校教师招聘 >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58万诚聘优秀博士

关注微信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58万诚聘优秀博士

时间:2014-02-20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 作者:91boshi

  徐州医学院招聘信息

  一、徐州医学院简介

  徐州医学院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省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建于1958年,迄今已有53年办学历程。目前,学校是江苏省独立设置的两所医学类院校之一,也是苏北唯一一所医学类高等院校。2001年以来,连续11年名列全国医学教育(含综合性大学)排名50强。2009年学校成为国家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250亩,各类在校生17000余人。现设有麻醉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16个本科专业, 4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1所附属医院、5个临床学院。1993年起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第四军医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其中麻醉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
  学校坚持“立足苏北,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确保学校在淮海经济区医、教、研各方面的核心地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医学名校。
  我们竭诚欢迎国内外有志于振兴祖国医学教育事业的人才加盟,共同致力于徐州医学院的发展!

  二、徐州医学院优秀人才引进待遇

  (一)“两院”院士

  来校工作不少于一个聘期,一般为3-5年;柔性引进者原则上每年为我校完成学科建设及科研等工作量不少于2个月。

  (二)知名教授:

  条件: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教授或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近三年主持过国家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过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

  (三)优秀博士:

  海内外知名院校(世界高校排名前200名、“985”高校、 “211”高校、中科院等)毕业的优秀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近三年取得优异成绩: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并被SCI、EI收录多篇,累计影响因子5.0以上,或单篇影响因子3.0以上:或省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获得者。

  (四)紧缺博士:

  国内重点院校毕业的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近三年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层次
住房
安家费 购房补贴
科研经费
其他
“两院”院士
200M2 (服务期满10年赠送)
100万
200万
可柔性引进 待遇面议
知名教授
150 M2 (服务期满10年赠送)
50万
50万
安置配偶工作 待遇面议
优秀博士
过渡住房
28万
30万
享受副教授待遇
紧缺博士
过渡住房
15万
10万
享受副教授待遇

  三、常年招聘高层次人才(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团队)
  因学校事业发展及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为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现面向海外诚聘各类高层次人才(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团队)。

学科方向要求
 职称要求
岗位
人体解剖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组织胚胎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病理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免疫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药理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生理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药剂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药物分析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麻醉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护理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口腔医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康复医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医学检验学
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教学科研

  四、2013年教师需求信息

招聘部门
需求专业、研究方向
学位
基础学院
病理学、生理学、解剖、组胚、生化、神经生物、
博士
病原、免疫、寄生虫、生物学、遗传、法医、肿瘤
麻醉学院
神经生物、神经药理、神经生理、分子生物
博士
医学影像学院
影像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
公共卫生学院
管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
药学院
药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中药学
博士
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博士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博士
医学信息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
博士
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康复治疗
博士、硕士
急救医学系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分子生物学
博士
肿瘤研究所
免疫学、肿瘤学
博士
心血管病研究所
生化、生理、药理学、分子生物学
博士
神经外科实验室
肿瘤学、分子生物、细胞生物学
博士
神经内科实验室
神经生物、分子生物学
博士

  五、应聘条件

  身心健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处于年级前列;

  本科、研究生均为全日制高校统招统分生;

  英语水平:研究生须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所学专业符合招聘岗位对专业的要求,辅导员岗位要求中共党员;

  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六、应聘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报名方式:①现场报名②邮寄报名。

  (二)报名时间:即日起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点至11点。

  (三)报名地点:徐州医学院人事处(主校区行政楼二楼)。

  (四)资格审查:学校将根据应聘条件资格审查,择优确定参加笔试、面试的人员。

  (五)注意事项:

  应聘者报名时须:

  1、登录徐州医学院人事处网站下载并填写《徐州医学院职位申请表》;

  2、提供个人详细简历;

  3、提供所在学校出具的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复印件;

  4、提供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在校成绩单》复印件;

  5、提供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应聘者提供的全部材料要求真实、准确,如发现应聘材料有不真实情况者,学校将取消其应聘资格,所有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最终招聘方案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公告为准。

  七、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徐州医学院人事处(江苏省徐州市铜山路209号,邮编:221004)

  联系方式:0516-83262042(汪老师、刘老师)83262238(覃老师)

  电子邮箱:rsc@xzmc.edu.cn

  校人事处网址:rsc.xzmc.edu.cn

  徐州医学院“江苏特聘教授”2013年招聘方案

  徐州医学院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学校建于1958年,是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的中心,是该地区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所省属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000余亩,设有17个院系、11所附属医院、18个本科专业、4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7个,省医学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临床专科16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以及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优秀课程群。2009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

  一、招聘学科

  1.生物学

  2.基础医学

  3.药学

  4.临床医学

  5.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6.口腔医学

  二、招聘条件

  从2012年起,江苏特聘教授面向海内外、省内外、校内外选聘。在入选数量上适当向海外倾斜。自身符合条件的本校在职教师亦可聘任。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必须达到我省正教授任职资格要求,且在我省高校正教授中属于优秀,否则不予聘任。

  (一)海外应聘者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海外候选人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两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一般应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4.学术造诣高深,主持过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或掌握关键技术,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本领域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

  (二)国内应聘者条件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聘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主持过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内外同行公认,科研成果无知识产权纠纷;或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排名前3);

  (2)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奖励;

  (4)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前2)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奖励。

  杰出和紧缺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学位和年龄要求。

  三、岗位职责

  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而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力争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领导或参与领导学科团队或教学团队建设;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四、聘期

  聘期三年。具有中国国籍的,原则上人事关系须正式进入我校;具有外国国籍的,须在我校全职全时工作。

  五、招聘程序

  1.发布公告。我校拟定特聘教授招聘方案并报江苏省教育厅,由江苏省教育厅统一向海外发布。

  2.接受报名。应聘者于2012年5月30日前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函、面谈等形式向我校报名,并提交下述规定的应聘材料:

  (1)《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推荐表》与《2013年江苏特聘教授候选人科研、教学情况简表》(各1份,发送电子版至szb@xzmc.edu.cn,请登录徐州医学院人事处网站下载);

  (2)两位同行专家推荐信;

  (3)附件材料1份,具体包括:

  ①申报人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或护照、永久居留证、相关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②推荐表中列举的所有科研项目、获奖及专利情况的证明复印件;

  ③5篇重要创新性论文的全文复印件和刊载杂志封面,以及推荐表中列举的其他代表性著作封面、目录和论文首页复印件;

  ④推荐表中列举的SCI、EI、SSCI、CSSCI收录以及论文他引情况的证明;

  ⑤候选人在国外任职或在国内担任重要职务的任职证明;

  ⑥候选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的证明以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的邀请信或通知复印件。

  3.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评审。学校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规定条件进行评审,择优确定向江苏省教育厅推荐的人选。

  4.江苏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对评审通过人选进行考察和公示,并将拟聘人选报江苏省人民政府审批。

  5.正式聘任。学校与江苏特聘教授签订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

  六、支持方式

  1.江苏省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100-200万元人民币/人的科研经费。我校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不低于省标准的科研经费。从第三批起对入选的自然科学类特别优秀人才(省属高校排前10名)三年聘期内每人科研经费资助标准提高到400万元,其中省财政对省属高校入选者资助200万元,学校配套资助200万元。

  2.江苏特聘教授聘期内享受由江苏省提供的每人每年12万元人民币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以及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妥善解决其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将为江苏特聘教授提供国内相当有竞争力的待遇,具体待遇面议。

  3.学校为江苏特聘教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生活住房、科研所需的实验室和办公用房。

  4.学校根据需要,为江苏特聘教授配备若干学术骨干。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中国 徐州市 徐州医学院人事处

  邮政编码:221004

  联 系 人:杜 刚、李元栋

  联系电话:0516-83262032,83262042

  电子邮箱:szb@xzmc.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xzmc.edu.cn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招聘信息

  一、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简介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医附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急救、康复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淮海经济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始建于公元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距今已有115年历史。其前身是美国传教士葛马可之妻葛璧玺创办的教会医院(徐州第一个西医诊所——福音诊所),先后沿用了博济医院(1900年)、坤维医院(1914年)、基督医院(1916年)、徐州基督医院(1947年)、徐州市立第二医院(1951年)、南京医学院徐州分院附属医院(1959年)等名称,并于1960年正式命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至今。

  1994年,徐医附院在省内率先通过国家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当时徐州地区唯一的部颁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徐医附院顺利通过江苏省卫生厅三级甲等医院复核评审,再次被确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徐医附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内首批)、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内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全国麻醉学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命题基地、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江苏省骨髓移植定点医院(苏北唯一)、江苏省肾脏移植准入医院(苏北唯一)、江苏省血液净化技术省级培训基地(省内首批)、江苏省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救治省级定点医院(苏北唯一)、江苏省卫生厅直属医院(苏北唯一),是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确立的苏北地区医疗技术指导和服务中心,为江苏省四大急救基地之一,服务辐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近20个地市,约1.42亿人口。2001-2011年,徐医附院连续11年获江苏省卫生厅直属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

  徐医附院本部目前占地面积6万余㎡,建筑面积21万㎡,总资产17.3亿元,实际开放床位3000张。徐医附院东院于2011年9月底奠基,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总建筑面积26万㎡,计划5年分2期建成,拟设床位2000张,落成后徐医附院本部和东院总床位数将超过5000张。 2011年,徐医附院门急诊服务总量达160万人次、出院病人7万余人次,实现了历史新高;2012年1-6月,门急诊服务总量达100万人次、出院病人4.1万人次(外埠占36%以上),预计全年门急诊服务总量将超过200万人次、出院病人超过8万人次,实现历史上的新跨越。

  医院现有职工2300人,其中高级职称418人,硕士、博士学位57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4人,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1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2人次,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2人,省教育厅、卫生厅科技创新团队6个。

  医院现设一级临床科室20个、二级临床科室34个、大型医技科室8个、病区54个、医疗中心12个、研究所5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麻醉学),省一级临床重点学科1个(临床医学),省医学重点学科4个(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学科3个(麻醉学、血液病学、神经外科学),省政府科技公共服务中心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政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肿瘤生物治疗),省政府重点实验室2个(麻醉、肿瘤生物治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麻醉、肿瘤生物治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1个(移植免疫),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麻醉科、血液科、神经外科、心内科、介入放射科、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胸心外科、肿瘤中心、急救中心、感染性疾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骨科),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麻醉科、血液科、神经外科、心内科、介入放射科、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胸心外科、肿瘤中心、急救中心、感染性疾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骨科、普外科、儿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超声医学专业、CT、MR专业、产前诊断专业);2009年取得博士学位建设点3个(麻醉、内科、外科),2011年被人社部批准为博士后工作站(临床医学),目前已有16名博士进站工作;所有临床医学学科均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省卫生厅临床医师进修培训基地。

  医院现有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400台(件),其中双源CT、多排螺旋CT扫描仪5台,3.0T、1.5T核磁共振3台,大型数字化平板X光机(DSA)4台,直线加速器2台,头部、体部伽马刀2台,SPECT-ECT(经济型PET/CT)2台,另有PET/CT、回旋加速器各1台已进入招标程序。

  2006-2011年,医院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7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二等奖、三等奖共3项,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0项,厅级科研项目86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SCI论文154篇;2012上半年,医院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3项),卫生部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1项,省科技厅临床医学科技专项5项(第二层次3项,每项拨款200万元;第三层次2项,每项拨款50万元),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7项(其中青年基金2项),教育厅重大项目2项,高校自然基金4项,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拨款项目1项,卫生厅课题8项,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江苏医学奖1项(已被推荐到中华医学奖)。

  作为本地区的医疗龙头医院,徐医附院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医院精神,致力于服务百姓健康,着力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在徐州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享有盛誉。2012年是医院115周年华诞,徐医附院将继续履行职责,用高超精湛的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用优质便捷的服务让百姓满意放心。

  二、徐医附院2013年公开招聘计划

徐医附院2013年公开招聘计划
科室
岗位
专业
学历
人数
备注
神经内科
临床
神经病学
博士
4
 
临床
神经病学
硕士
4
 
肌电图室
神经病学
硕士
1
 
脑电图室
神经病学
硕士
1
 
脑彩超室
神经病学
硕士
1
 
肾内科
临床
肾内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临床
 
博士
1
 
血液净化中心
临床
血液净化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呼吸内科
临床
呼吸病学
硕士及以上
4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
心内科
临床
心血管内科学
硕士及以上
5
博士优先
心脏彩超
影像学
本科及以上
1
 
心电图室
临床医学
本科及以上
2
 
消化科
临床
消化内科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内分泌科
临床
内分泌专业
硕士及以上
3
博士优先
血液科
临床
血液内科学
硕士
1
 
临床
血液内科学
博士
2
 
医技
检验学
本科
1
 
传染科
临床
传染病学
硕士
1
 
临床
 
博士
1
 
肿瘤生物治疗科
临床
肿瘤学
博士
3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
临床
肿瘤学
硕士及以上
1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具备医师资格、博士优先
肿瘤内科
临床
肿瘤学
博士
2
 
放疗科
临床
肿瘤学或放疗
博士
2
 
临床
肿瘤学或放疗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治疗中心
放疗、医学影像学
本科
3
外语四级以上
胸外科
胸外科
胸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心脏外科
心血管外科
硕士及以上
2
有临床经历、博士优先
肝胆外科
临床
肝胆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胃肠外科
临床
胃肠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甲乳外科
临床
甲乳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儿外科
临床
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神经外一科
临床
神经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临床
神经电生理
硕士
1
 
神经外二科
临床
神经外科学
博士
1
 
临床
功能外科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眼科学
临床
眼底病
博士
1
有玻切手术经验者优先
临床
眼科学
硕士
1
 
烧伤整形科
临床
烧伤或整形
硕士及以上
1
外科学工作经验2年以上、博士优先
泌尿外科
临床
泌尿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3
“211”大学或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博士优先
实验室
检验学
本科
1
 
耳鼻咽喉科
临床
耳鼻咽喉
博士
1
 
临床
耳鼻咽喉
硕士
1
 
听觉和平衡医学中心
前庭功能室
耳科或听力学
硕士及以上
1
 
骨科
关节外科
关节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脊柱外科
脊柱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创伤外科
创伤外科学
硕士及以上
3
博士优先
手外科
临床医学
本科及以上
2
固定手外科
整形外科
临床
整形外科学
博士
1
有工作经验优先
口腔科
临床
口腔颌面外科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妇产科
临床
妇产科学
硕士及以上
4
博士优先
儿科
临床
儿科学
硕士及以上
6
有医师资格、博士优先
介入放射科
临床
介入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临床
血管外科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DSA室
影像技术或生物工程
本科
1
 
ICU
临床
重症医学、内科学、麻醉学、急诊医学
硕士及以上
6
 
急救中心
临床
创伤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临床
危重病、急诊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急诊ICU
临床
重症医学、麻醉、呼吸、心内
硕士及以上
3
有ICU工作经验、博士优先
肛肠科
临床
中医肛肠
硕士及以上
2
硕士为中医肛肠专业、博士优先
麻醉科
临床
麻醉学
硕士及以上
8
博士优先
疼痛科
临床
麻醉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核医学科
临床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硕士及以上
1
本硕连读优先
医技
影像技术
本科
1
 
医技
医学检验
本科
1
 
康复科
临床
神经内科学、心内科、康复医学
硕士及以上
4
 
医技
康复治疗
本科
4
 
放射科
临床
医学影像学
硕士及以上
6
博士优先
医技
医学影像技术
本科及以上
3
 
超声医学科
临床
超声医学
硕士及以上
2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博士优先
检验科
医技
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免疫、生化、微生物、分子生物专业)
博士
2
科研基础好、科研能力强优先
医技
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免疫、生化、微生物、分子生物专业)
硕士
2
本科为医学检验专业
药剂科
药剂
临床药理学
博士
1
药物基因组学、遗传药理学方向
药剂
中药学
本科
1
 
药剂
药学、临床药学
大专及以上
11
高中起点
病理科
临床
病理学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医技
病理技术
大专及以上
1
其他相关专业亦可
输血科
医技
输血或检验
本科
3
 
护理部
 
 
护理学
本科
120
 
 
 
护理学
专科
140
 
院办
 
 
中文或编导
本科
1
 
宣传科
 
 
新闻或中文
本科
1
中共党员
感染管理科
 
 
公共卫生
硕士
1
 
信息中心
 
 
软件工程
硕士及以上
2
博士优先
 
 
卫生信息管理、病案管理专业
大专及以上
2
 
 
 
卫生统计
硕士及以上
1
博士优先
设备处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及以上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及以上
1
 
总务处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大专及以上
2
 
 
 
暖通专业
大专及以上
2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大专及以上
2
 

 

  三、徐医附院引进博士条件及待遇标准

博士类型
论文要求
购房补贴 (万元)
科研启动经费 (万元)
临床博士
5
5
读博期间及工作一年内发表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大于2分。
10
10
读博期间及工作一年内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大于5分(综述除外)。
15
15
专职科研博士
读博期间及工作一年内发表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大于2分。
15
15
读博期间及工作一年内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大于5分(综述除外)。
28
30

 

  备注:SCI论文统计均要求以第一作者发表,不含并列第一作者。

  四、联系方式

  竭诚欢迎各位有志医学佼佼者来我院工作,有意者请将本人简历寄至我院人事处(简历中请注明您所应聘的岗位),我院将安排相应的面试。

  地址: 徐州市淮海西路99号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事处

  邮箱:xyfyrsc@126.com

  联系人:乔老师 季老师 陈老师

  联系电话:0516—85802290   85802109   85802121(博士专线)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