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是江苏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共建的高校。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以"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高校。
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由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常州大学、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共建,于2017年11月揭牌成立。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软件工程系、数学系、基础课部、大数据实验中心。现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本科专业。
一、引进人才和团队的类别及学术水平条件
引进人才主要分为六大类别:
第一类:院士量级人才,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顶尖人才。
第二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人才"专家(创新项目)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海外著名大学教授或相当量级的人才。
第三类:国家"青年人才"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具有担任国家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带头人经历者或相当量级的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第四类: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部级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培养过1届博士研究生;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具有担任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带头人经历者或相当量级的人才。博导年龄可适当放宽,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有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发表学术论文的SCI影响因子累计不低于20,其中至少有2篇为SCI一区收录的学术论文(SCI收录以JCR为依据,下同);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SCI/A&H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及以上,或在常州大学指定的人文社科类B1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第五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量级的人才。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副教授一般不超过35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
1.教授须具有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经历;副教授具有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经历;博士原则上要求毕业于世界排名前200强高校(泰晤士报排名或QS排行榜)并在知名学术机构有3年以上博士后或教学科研经历。
2.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在本学科SCI二区及以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在SSCI/A&HCI/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或在常州大学指定的人文社科类B类期刊发表论文3篇。
第六类:学校团队科研骨干和教学补充师资。第六类可细分为A、B、C三类人才:
A类海(境)外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世界排名前200强高校(泰晤士报排名或QS排行榜)或毕业学科在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00名的海外大学;学校学科发展急需的优秀博士。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B类具有博士学位,一年海外研修或两年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具有硕士学位、副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体、卫、艺、小语种等专业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C类国内应届博士,体、卫、艺、小语种等专业原则上可以放宽至硕士研究生。
上述各类引进人才的业绩成果要求是在近五年内取得;第一至第四类引进人才的学术论文要求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第五至第六类引进人才的学术论文要求为第一或第二作者(限导师为第一作者)。
紧密型实体团队的引进:
对于紧密型教学、科研团队的引进,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给予特别支持。团队科研费用整体核拨,团队成员的个人待遇,根据其实际水平参照各类人才引进标准相对就高执行。
二、引进人才的待遇
参考《常州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常大[2018]24号)执行,具体情况商议。)
待遇 类别 |
住房(㎡)或安家费(万元) | 实验学科设备费(万元)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年薪(万元) | 配偶安置 | |
理工科 | 文科 | |||||
第一类 | 各类待遇面议。享受年薪制,标准≥150万元/年。 | |||||
第二类 | 180㎡左右 | 实验学科设备费及科研启动费≥1000万元 | ≥120 | 予以安置 | ||
第三类 | 150㎡左右 | 实验学科设备费及科研启动费≥600万元 | ≥80 | 酌情安置 | ||
第四类 | 100㎡左右 | 100 | 20 | 8 | 酌情考虑 | |
第五类 | 40-60 | 8 | 4 | |||
第六类 |
A类:学校按人均30万标准核拨给学院; B类:学校按人均25万标准核拨给学院; C类:学校按人均20万标准核拨给学院。 注: 1.另人均科研启动费理工科5万元,文科3万元; 2.核拨费用由学院统筹使用。 |
|||||
优惠政策 |
1.每一类别中特别优秀的人才,参考配偶(需具有硕士学位)安置等情况,可适当调整安家费标准;对具有副高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引进人才,符合学校岗位聘用条件的,可以享受“低职高聘”政策。 2.学校为第一至第四类引进人才提供一年的免租金过渡住房,为第五至第六类引进人才提供18个月的租房补贴,标准为2000或1500元/月。 3.学校为当年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提供帮助。 4.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安家费等待遇。 |
学科专业 | 海内外人才 | 人数 | 备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领军人才高级职称 | 3 | |
博士 | 3 | 有大数据背景优先 | |
软件工程 | 领军人才高级职称 | 3 | |
博士 | 2 | 有大数据背景优先 | |
数学/统计学 | 领军人才高级职称 | 3 | |
博士 | 3 | 有计算、统计、数据分析背景优先 | |
备注:也热忱欢迎企业界有相关背景的优秀博士人才加盟。 |
请将应聘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bigdata@cczu.edu.cn
邮件主题命名为:应聘学科专业+姓名+毕业院校
联系人:周老师0519-88519909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