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数据与能量一体化通信网络实验室(LaboratoryofDataandEnergyIntegratedcommunicationNetwork,DEIN),成立于2016年3月,隶属于国家“985”重点高校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泛在无线网络与计算团队。实验室现由国家“人才”特聘教授杨鲲牵头,包括副教授和讲师各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若干。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数据与能量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体化传输和组网技术:包括网络侧的可再生能源和终端的RF携能通信;
以未来感知互联网(TactileInternet)为驱动的计算与通信协同机理及组网技术研究;
软件自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SDN)、面向物联网IoT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低功耗长距离通信协议和算法等。
目前,实验室已承担纵向基础理论科研项目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并积极与无线通信产业界合作,与华为、中兴、中国移动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得到其资助(如中兴通讯产学研项目)。实验室已发表SCI检索国际期刊文章三十余篇,主流国际会议文章十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以及软件著作权若干项。实验室依托国家级通信与信息系统教育示范中心,建立了功能强大的硬件实验条件,搭建了LTE蜂窝通信平台、云接入网架构、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器以及基于OpenStack的移动云计算平台等。
数能一体化通信网络实验室将紧跟国际前沿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致力于打造“未来无线通信网络”原始创新平台,在数能一体化通信与组网、计算与通信协同机理、软件自定义网络等领域进入国内顶尖、国际一流行列,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创新成果,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创新人才。
二、招聘信息
1.拟从事的研究领域(但不限于此)
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数据与能量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体化传输和组网技术、感知互联网/5G(TactileInternet)、移动云计算、计算与通信协同机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在未来无线通信及组网技术中的应用,移动社会行为挖掘与移动社会网络等等。
2.拟从事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计划(但不限于此)
参与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及工业合作伙伴资助的数据与能量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体化传输和组网技术、感知互联网、计算与通信协同机理、移动社会行为与挖掘与移动社会网络等相关项目研究,并深入探索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机理及技术。
3.相关待遇
年薪20万左右(依据申请者现有条件而定),有突出成就的还可享受额外奖励。
4.招聘人数
2人(全职)
三、招聘要求
符合国家和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博士后申请的基本条件,同时具备:
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与无线通信与网络、信号处理、移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直接相关,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
参加过无线通信方面的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
曾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
四、工作地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清水河校区占地4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种植银杏、楠木、香樟、水杉、桂花等各类乔木2万多株,基本建成数字化绿色校园。校区拥有馆藏图书252万册,数字文献资源197271GB(包含各类网络数字图书共计722万册),建有现代化的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健身馆等体育设施。
详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五、联系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及三到五篇论文代表作发送至电子邮箱fuandy428@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博士后+本人姓名+中国博士人才网。)。
联系人:符安迪老师,胡杰博士
联系电话:028-61830887
电子邮箱:fuandy428@163.com
来源:
http://www.hr.uestc.edu.cn/news/69/1904
博士人才网发布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