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纳米生物医学基础与转化研究,荣获上海交 通大学首批科技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纳米材料表面分子设计以及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纳米技术的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治 疗研究。因科研究发展需要,特公开招聘 “分子检测研发”、“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研发”、“纳米生物材料研发”三个专职科研副研究员岗位
招聘岗位:分子检测研发 | |
招聘人数:1 名 |
聘用方式 | |
人才派遣A | |
招聘条件 | |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 精通各种核酸扩增新方法与新技术,有志于发展分子检测新方法 具有较强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精通分子生物学各种表征方法,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娴熟 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协调,具有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
|
岗位职责 | |
应聘人入职后主要开展基于超灵敏分子检测创新方法的研发工作,在团队多年积累的新型纳米生物载体与标记材料基础上,采用创新的分子扩增技术或无扩增的信号 放大技术建立具有超灵敏、高稳定、简单、个性化、精准快速的多指标分子检测新方法与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团队负责人开展以转化型研究为主导的相关生物 检测技术研发。 | |
其他 | |
无 |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侯老师 TEL:18964569718; E-mail:lyhou@sjtu.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Med-X楼3楼西 |
招聘岗位: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研发 | |
招聘人数:1 名 |
聘用方式 | |
人才派遣A | |
招聘条件 | |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精通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具有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 有很好的科研业绩和研究发展潜力 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协调,具有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具有扎实的微加工背景,尤其是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微流控设计与加工研究经历者优先 |
|
岗位职责 | |
应聘人入职后主要开展微流控芯片分子与免疫诊断技术平台的设计、制备与核心原理验证研发工作,在团队多年积累的新型纳米生物载体与信号标记物基础上,开展 多指标、超灵敏、高稳定、一体化的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研发,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团队负责人开展以转化型研究为主导的相关微流控生物检测技术研发。 | |
其他 | |
无 |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侯老师 TEL:18964569718; E-mail:lyhou@sjtu.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Med-X楼3楼西 |
招聘岗位:纳米生物材料研发 | |
招聘人数:1 名 |
聘用方式 | |
人才派遣A | |
招聘条件 | |
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纳米材料、材料学、化学、生物材料等相关专业,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力 较强的动手能力,对技术工程化转化型研究有较强的兴趣,熟悉纳米材料各项表征手段 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沟通和协调,具有指导研究生的经历 纳米生物材料、生物检测用微球载体或新型纳米标记材料制备研究经验者优先 |
|
岗位职责 | |
应聘人入职后主要开展基于超灵敏、多功能生物检测用纳米生物载体与标记材料设计与可控制备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团队负责人开展以转化型研究为主导的相关技术研发 | |
其他 | |
无 |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侯老师 TEL:18964569718; E-mail:lyhou@sjtu.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Med-X楼3楼西 |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