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源远流长,早在1914年就有从青岛德华大学转学至同济而来的法政科学生。1945年同济大学正式成立法学院,汇聚法律英才,秉承欧陆特色,独树一帜。后虽历经院系调整,但学院始终秉持“同舟共济”的校训,坚守“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均衡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目前,法学院拥有法学学士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同济大学法学院将践行“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育法律英才,发思想先声”理念,着力建设“立主流、强基础、有特色、国际化”的同济特色一流法学院!同济大学法学院广纳天下贤士,诚邀海内外仁人志士加盟,培养法律人才,繁荣法律学术,共赴法治大业,实现“同济天下”之抱负。
二、招聘学科方向
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诉讼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等。
三、招聘岗位
(一)长聘教职体系
1.特聘教授
在教学、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取得重要代表性成果及显著成效。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绩,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年龄不超过54周岁,取得突出学术贡献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2.长聘教授
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学术成绩,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优秀并取得重要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
3.预聘副教授
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在研究方面已取得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在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4.预聘助理教授
具有良好的学术能力,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二)青年百人计划
1.青年百人计划A岗
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中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突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术成果达到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同等水平。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青年百人计划B岗
在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冲击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的水平,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四、招聘时间
1.本招聘启事常年有效,学院邮箱常年接受应聘者材料,并定期组织选聘评审。
2.截止时间:
(1岗、B)预聘副教授:。
(3;第二批截止时间为
应聘材料包括:
个人简历(word版本),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电话、联系邮箱、从本科开始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研究领域等),并附上照片。个人学术成果清单。
五、联系方式
1.学院人事工作联系人:邹老师
电话:021-65982644
邮箱:zoumm@tongji.edu.cn
2.如有政策咨询等事宜,可联系学校人事处师资队伍建设中心:
电话:021-65983515;65983862
邮箱:szk@tongji.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law.tongji.edu.cn/info/1090/8049.htm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