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截至日期:
一、研究团队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的学校,近期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学校以理工科为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构建“校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的结合体、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体。创新港围绕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建设电力电子、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与动力、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环境保护等23个研究院,打造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3D打印)国家创新中心等跨领域、国家级的“科研大平台”,建设“Z箍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前沿性、战略级的“大科学装置”。创新港将成为西部人才聚集的高地。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恢复建立的化学与化学工程系,下设化工教研室、化机教研室、高分子教研室和基础化学教研室等。1995年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成立化学工程学院。1999年学院新组建环境工程系并更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04年学院主体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合并。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行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成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简称化工学院)。化工学院将围绕国家和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能源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势头,按照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的建设思路,探索人才培养创新之路,在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工程应用两方面建成一流水平。
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导师:
唐伟,博士,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18年9月入职)。
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导师:
Guangyuan Wesley Zheng (郑光远) 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工系助理教授、博导。
郑光远本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领域是面向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以及锂硫电池的纳米结构设计以及储能器件开发。前后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包括以第一作者以及通讯作者发表的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Nano Letter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CS Nano等,论文被引用超过9000多次,H因子为37.
二、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招聘1-2人)
1.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电化学固氮等
2.锂(钠,钾)离子电池,锂硫电池
3.人工智能辅助材料开发,锂离子电池建模和仿真,电池寿命预测等
4.全固态电池
三、招聘类别
1.特
2.外
3.专职科研博士后:依托学校的科研平台,招收在相关学术领域取得明显业绩的博士毕业生。
四、应聘条件
•具有(2015,2016,2017年博士毕业生)或即将获得(2018年应届毕业)物理、材料、化学化工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有相关独立研究经验;发表至少一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或者中科院一区论文。
•有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尝试新研究方向;
•事业心强,身体健康,年龄35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五、聘期待遇
•聘期2年,将根据实际需要和个人意愿安排1-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研究工作。
•博士后的收入由学校提供的基本薪酬、陕西省生活补助以及团队或导师生活补贴组成。其中,特
•学校为博士后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为外籍和港澳台地区博士后购买商业保险),提供公寓住房、子女入学(陕西省重点、全国知名中小幼)等待遇。
•发展前景:
出站后业绩较突出者将被课题组推选申请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之
六、应聘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个人简历;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
•三位推荐人名单(
有意者可先将上述材料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