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吸引人才的关键是破除身份壁垒

关注微信

吸引人才的关键是破除身份壁垒

时间:2014-03-17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小冰

 

  3月10日,《贵阳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给黔籍博士李从国的回信寄语,鼓励要集聚黔籍人才智慧、共促家乡跨越发展。同一天的理论版头条,刊登了李从国的文章《激情燃烧的贵阳》,深刻阐述了贵州省人才缺乏的问题。

  从百名“人才”专家贵州行等系列活动,到黔籍人才“贵州情、家乡行”活动,再到市委书记对贵州籍人才的深情寄语……近段时间以来,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背景下,贵阳市求贤若渴的愿望充分地展现出来。

  而令人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实中大量青年人才宁愿呆在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昂的一线城市,却不愿意回到类似贵阳这样生态环境良好,生活压力较小的城市生活?近日一篇在各大网站广泛转载的名为《上海生活那么苦为什么年轻人还不愿意离开?》的文章便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作者以亲身经历说道:“三四线城市能力是个屁,人际关系和家族势力基本就是一切,所有人判断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公务员,这几乎是这座城所有人的价值观。”

  反观我们身边大部分人的思想与观念,公务员崇拜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一次笔者看到在风雨交加天气里冒雨指挥交通的警察时感叹说:“做警察真是不容易,太辛苦了。”同车的一位男士则回应说,“他们好多人都是没有编制的合同工,辛苦也是应该的。”这样的观点让人听了不寒而栗,为什么一个外在的身份就可以让我们理所当然地蔑视个人劳动与能力的价值,且完全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所在?

  人们对身份崇拜的观念背后是整个社会体制性、结构性的缺陷,这种体缺陷其实到处都有,只是内地三四线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这些开放程度较差的地方,体制性、结构性的问题比大城市更多、更难解决。就算中小城市买得起房,环境更好,但是在一个充满官僚、人情与僵化的体制里,年轻人又有多少空间可以去奋斗?

  在吸引人才方面,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贵阳本处于劣势,这首先是由于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政府投资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各种资源优势为一线城市所“通吃”造成的。贵阳市要破除这种劣势反败为胜,关键在于要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更加超前,推进跨越式改革,不但是改革用人机制,打破身份壁垒,破除对公务员、大型国企员工身份的崇拜,更是要破除对国有资源的过度依赖,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破除僵化与官僚的体制,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奋斗空间。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