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中央组织部在中央党校举办国家“人才”专家国情研修班,97名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参加。研修班以“全面创新发展与我们的使命”为主题,安排学员学习党的理论和历史,参加经济、科技、教育、外交、产业专题讲座,接受“两弹一星”精神教育。研修班临近结束时,中组部领导看望学员并座谈。
■ 学员涵盖高科技各领域
这次研修班学员,有的曾经在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担任教职,有的曾经在英特尔、IBM、诺华、朗讯科技等跨国企业从事研发工作,主要领域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机器人、大数据、环境治理、新能源等,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契合度很高。
四川大学教授、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德超拥有61项药物发明专利,将“中国造”的创新药卖出30亿美元的国际价,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将自主创新生物药的国际市场授权给世界500强企业,打破中国制造生物药出口“零纪录”,创新价值和创新成果得到国际认可。俞德超说:“不要盲目迷信国外,要树立民族自信,相信我们能把事情做好。”
复旦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院长郑立荣教授说:“‘十三五’规划建议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作为重点产业,我们团队回来后,很快在集成电路与系统方面取得重要技术成果,为我国一些领域核心电子器件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作出了贡献。”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傅崐成教授是唯一的社会科学领域专家。他说:“我搞了二三十年海洋公法研究,现在西方国家老是在南海问题、九段线问题上说三道四,我要主动站出来维护国家利益。”
■ 课程设计求真务实
参加研修的“人才”专家都是第一次踏进中央党校校门。许多学员表示,研修课程设计十分科学,想得很周全,能体会到党和国家对人才的特殊关爱。一些学员甚至引用古语“君以国士待之,我必以国士报之”来表达内心情感。不少学员说,“跟以前想象的党课完全不一样”,“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有的坦言,过去了解到的都是“碎片化信息”,这次通过深入学习,对新时期党的各项理论成果加深了认识理解。
研修班上,中央党校教授主讲中国共产党党史,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及面临的挑战。中组部、统战部、外交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分别作了人才强国战略、统战工作、外交工作专题报告。讲课人求真务实的态度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学员反映,“来讲课的部委和地方领导,清醒地意识到国家当前面临的问题,成绩谈得少,问题谈得多,充满忧患意识、改革意识。”
■ 邀科学家现身说法
11月15日下午,冶金材料专家黄伯云、超导专家赵忠贤、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等3位著名科学家来到研修班,与学员交流互动。晚上,青海“原子城”宣讲团成员以情景模拟、观看电影等形式,介绍了上世纪60年代初核爆炸试验基地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叙述了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共鸣。
浙江吉利汽车动力总成研究院副院长陈勇谈道:“这次好比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老一辈科学家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有这种伟大的爱才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苏彦景说:“我读中学、读大学都是靠国家助学金,用不完还能给家里贴补点儿。出国后心里一直觉得欠着国家,现在回来终于可以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了。”
中船重工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安斌说:“作为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专家,一定要把个人梦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用科技创新成果助力中国梦。”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