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扫描:李尔平,现任浙江大学电子信息技术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先进射频纳米系统研究中心主任。1989年赴英攻读谢菲尔德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2009年期间,先后在新加坡标准与工业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英国AMEC集团公司任首席工程师,在新加坡国家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纳米电子及光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高级科学家,同时兼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导师一职。2006年获IEEE技术成就奖,2008年当选为IEEE Fellow。
关键词: 电磁兼容领域世界领跑者
评选理由:
李尔平早年留学英国,先后供职高校、企业,后定居新加坡,在电磁兼容领域深耕多年、硕果累累。他的研究聚焦在电子学、纳米技术信息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结合领域,而电磁兼容无疑是他研究的出发点和圆心所在。在这一领域,他已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其中就包括首次提出了自上而下混合等效数值场与路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复杂多层电路系统电磁抗干扰仿真的问题。李尔平分析:“信号和信号之间的干扰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却能引起大事故,在战争中甚至能够影响战事格局。”
今年8月21日,在德国德勒斯顿召开的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电磁兼容颁奖大会上,李尔平被授予2015年度国际IEEE EMC理查德·斯托达特奖,以表彰他在高速电子、复杂电磁问题以及三维电路集成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果,评奖委员会的评语这样写道:“李博士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公认,是该领域的领跑者之一。”理查德·斯托达特奖于1979年设立,是国际IEEE电磁兼容技术领域最高奖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表彰一位在射频与电磁兼容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或工程师,李尔平是该奖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在李尔平的工作日记里,科研与教育两项事业并行不悖,他把培养人才视为更加重要的使命。辗转国外多年,李尔平深知团队是科学研究的立身之本。因此,在科研工作之余,李尔平还十分热衷于学术交流组织。他在2008年领导创建了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大会,目前次会议已成为世界三大国际电磁兼容学术团体之一。“工科研究不像哥德巴赫猜想只需要一个数学天才就能破解难题,团队才是成功的灵魂”,李尔平这样评价交流的作用。
当前,中国高端微纳电子芯片领域急需突破一些关键技术片内的电磁互扰问题,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同先进工业国家的技术差距较大,这也是制约中国高端芯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李尔平目前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缩短这一差距,同时,他更希望在现有的体制下,国内的电子学术研究能像电子兼容技术一样并行不悖,与学术界、研究室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拓展研究思路,融合学术精蕴,相互借力,站在彼此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