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一届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关注微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一届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14-12-08来1源: 社会学系 作者:91boshi

11月29日上午9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一届博士生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正式开幕。出席论坛开幕式的有社会学系系主任谢立中教授,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周飞舟教授、刘能教授、张春泥助理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博士研究生。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3级博士生主要承办。

首先谢立中教授为大会致辞。谢立中教授指出博士生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博士生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提高社会学系博士生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社会学系始终在探讨博士生培养的模式,博士生论坛是促进博士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举办本次博士生论坛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李建新教授为大会致辞。他指出,学术研究是博士生的重要任务,交流探讨是提高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希望能够通过本论坛为社会学领域的博士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感谢研究生院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能够使论坛得以举办。同时也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到论坛的讨论中,在论坛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主题报告阶段,论坛共设置了两个阶段的报告,分别为上午的大会主题报告和下午的三个平行分论坛。

在大会主题报告阶段,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生李汪洋、孙超和刘保中进行了发言。三位学生分别就中国职业性别隔离、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拆迁改造与老人生活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和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关系三个主题进行了报告。在每场报告结束后,张春泥、刘能、周飞舟分别对该报告进行了点评。各位老师围绕学生们的发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各位学生的研究工作,也提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改进的方面。之后进入到20分钟的提问环节,与会的老师和学生们就三个报告涉及的内容和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下午1点至5点,三个分论坛在理科五号楼分别同时进行,分别为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分论坛、人口老龄化与公共政策分论坛、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分论坛。

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分论坛共分为两个单元。在第一单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代、金炜玲、徐宗阳三位学生分别就中国传统社会理论进行了报告,分别是《正尊降服与报服》《试论妇人“父”与“夫”之间的关系》《试论丧服中的“不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向伟进行了点评。向伟认为传统社会理论是严谨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从文本中做田野”的方式。在第二单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向伟、陈锦航、郭戈三位学生就城镇化、宗教俗世化和女性农民工与个体化的问题进行了报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卢尧选进行了点评,他认为社会学的学科化特点是研究“关系”的学科,这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城乡关系、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等,面对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解决思路。

 

 

人口老龄化与公共政策分论坛共分为两个单元。在第一单元,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李春华和李月、来自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罗雅楠围绕老年人口健康问题进行了发言。李春华就代际关系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罗雅楠分析了宗教参与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李月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王笑非对三个报告进行了点评。在第二单元,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方志、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张浩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姜大伟分别进行了报告。方志从人才学的视角出发,对当前我国老年人才开发制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张浩探究了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障和健康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姜大伟基于实践调研经历,分析研究得到村干部绩效对新农保参保、续保情况有重要影响。最后,社会学系博士生刘保中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分论坛,共有五位发言人进行了报告。分别是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范志英、朱洵、王延涛、孙明哲和庄家炽。范志英提出了从祖父子三代之间对文化资本传递进行考察的这一独特视角。朱洵就劳动力老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指出中国的人口红利在不断消失。王延涛利用倾向值分析技术对劳动人口资格培训对其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孙明哲对性别研究中的概念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庄家炽分析了情感表达、经济依赖或平等性别观念对男性从事家务劳动的影响。

 

最后,各分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本次会议经过精心筹备,最终圆满落幕,与会者普遍表示通过本次论坛收获很大。总体来说,本次论坛实现了为社会学领域博士研究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平台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不足方面,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扩大论坛的影响力,力求为全国社会学领域博士生人才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