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麋鹿之乡”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建有建军东路和希望大道两个校区。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000多人、联合及全程培养研究生181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人才”国家特聘专家4人、高级职称600多人、博士474人(含在读)、研究生导师128人。聘请特聘教授12人,聘请兼职教授180多人。现有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140多人,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3人。
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类)、3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3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含建设点)、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2013-2016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9项,省部级项目334项;获批省级以上奖励34项,其中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5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14件,其中2016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78件,授权发明专利数列全国高校第89位,学校荣获中国技术市场领域最高奖项“金桥奖”。
二、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教职工124人,其中“人才”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授15人、副教授46人,博士49人(含在读),盐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校教学名师3人,校优秀教师20人,江苏省师德模范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人,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人。现有在籍本科学生3000余人。2003年开始和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研究生30余人。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和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机械工程专业类是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机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教育部工程实践建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建有“江苏省产品快速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建材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建材机械研究中心”、“模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机构。目前已形成“建材工艺与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模具智能制造”和“生态环境材料及环保装备”等多个科研团队。
近年来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部省级重点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30余项,科研立项100余项,发表论文800多篇,被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多部,先后有8门课程荣获江苏省一、二类优秀课程。
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沿海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急需大批博士、教授等专业人才。学院秉承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传统,为意向来我院工作的教授和博士提供优越的办公、科研条件和科研鼓励政策与和谐的工作氛围。机械工程学院正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加入到我们的团队。
三、江苏省模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江苏省模具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建设为基础,打造符合现代企业实际应用模式,服务教学、科研的实验教学环境,开创了为制造业培养专业人才的全新模式,适应了制造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新形势的要求。中心总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其中实验中心3200平方米。拥有大型加工中心、高速高精密加工机床、三座标测量机等软硬件设备,可为智能制造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建设虚实结合、高度信息化的全流程模具设计制造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为研究基础,以模具为研究载体,开展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等相互依存的、可以承载多学科综合、多层次集成的学科体系。将成为我校机械、汽车、环保装备、材料、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业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大四“真刀真枪”顶岗实践的基地。能够为我校机械、汽车、环保装备、材料、计算机、自动控制、制造物联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研究课题和条件。
四、学院招聘博士计划及联系方式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流体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6人。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方式:
(1)电话号码:0515-88168179or13814313902
(2)邮箱:yglbr@126.com(邮件标题:姓名+专业+学历+毕业院校)
五、引进博士待遇
待遇 人员 |
安家费 (万元) |
科研费(万元) | 配偶安置 | 住房 | 备注 |
A类博士(分三个等级) | 30、40、50万元 | 20 |
予以 安置 |
学校三期人才公寓正在建设中 | 特殊人才者,待遇可面议。 |
B类博士 | 20万元 | 10 | 酌情考虑 |
盐城工学院2017年A类博士引进待遇、评价标准与考核指标一览表 | |||||||||
学科 或 专业类别 |
A类博士等级 |
引进待遇 (单位:万元) |
对引进人才现有成果的评价标准 |
服务期8年内 主要科研工作考核指标 |
备注 | ||||
总额 | 安家费 | 科研费 | |||||||
机械 电气 信息 土木 纺服类 |
一档 | 70~60 | 50 | 实验学科20万元,非实验学科10万元。 |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3篇; 4、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期刊论文3篇; 5、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和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2); 6、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排名前2); 7、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博士论文; 8、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排名前2)。 |
1、以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服务期内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或以盐城工学院前五单位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或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以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SCI二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或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或在本学科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EI期刊论文4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 3、服务期8年内成功申报省级以上项目1项,或权威学术专著1部。 |
|||
二档 | 60~50 | 40 |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 3、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3篇; 4、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1篇和EI期刊论文2篇; 5、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期刊论文4篇; 6、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3); 7、在本学科EI期刊论文6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3); 8、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排名前3)。 |
1、以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服务期内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或以盐城工学院前五单位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或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以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或在本学科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EI期刊论文4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 3、服务期8年内成功申报省级以上项目1项,或权威学术专著1部。 |
|||||
三档 | 50~40 | 30 |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1篇; 2、在本学科SCI四区发表论文2篇和EI期刊论文2篇; 3、在本学科EI期刊论文5篇; 4、在本学科EI期刊论文4篇和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3); 5、有已经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2项(排名前3)。 |
1、以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服务期内作为负责人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或以盐城工学院前五单位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或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以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在本学科SCI二区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在本学科SCI三区发表论文2篇或SCI四区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或在本学科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EI期刊论文4篇,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 3、服务期8年内成功申报省级以上项目1项,或权威学术专著1部。 |
|||||
说明: 1、安家费兑现方式:(1)引进人员与学校签订服务合同后,首付安家费总额40%。(2)若服务期前三年获得国家级项目,兑现安家费总额的30%;(3)若引进人员在服务期前三年内未获得国家级项目的,但在服务期内获得国家级项目的,待其服务期满后发放安家费总额的30%。(4)在服务期内完成盐城工学院A类博士相对应的考核指标后,兑现剩余部分安家费。(5)若服务期8年内没有完成相对应的考核指标,剩余安家费不再发放。 2、引进人员现有科研成果中论文(不含会议论文集)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为准,导师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的论文仅作参考,论文分区情况以科技查新(中科院JCR大类分区)为准。 3、特殊人才者,待遇面议。 |
|||||||||
盐城工学院科研奖励政策(浓缩版)
1、纵向项目
项目类别 | 到账总经费 |
奖励金额 (万元) |
理工类 | 总经费≤100万元 | 到账经费×8% |
100万元<总经费≤500万元 | 到账经费×7% | |
总经费>500万元 | 到账经费×6% | |
重点项目 (奖励下限) |
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 | 30 |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 20 | |
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 | 10 | |
国家基金委主任基金、专项基金及与此相当的国家级一般项目 | 3 | |
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 | 3 |
名称 | 奖励金额(万元/件) |
授权国际专利 | 2.0 |
授权发明专利 | 0.5 |
名称 |
奖励金额 (万元/篇、部) |
|
---|---|---|
Science、Nature、PNAS | 50 | |
重点学科指定期刊及其它影响因子≥10.0的SCI收录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论文 | 5 | |
SCI、SSCI收录论文 | Ⅰ区 | 3 |
Ⅱ区 | 1 | |
Ⅲ区 | 0.6 | |
Ⅳ区 | 0.4 | |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 1 | |
教育部《专家建议》、省社科基金《成果要报》 | 0.5 | |
SCIE收录 | 0.3 | |
EI收录论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新华文摘(摘要) | 0.2 | |
制定国家标准 | 4 | |
制定行业标准 | 2 | |
专著 | 1 | |
编著、译著 | 0.5 |
类别 | 奖励标准(万元/项) | |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 | 一等奖 | 200 |
二等奖 | 100 |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一等奖 | 100 |
二等奖 | 50 | |
三等奖 | 20 |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他省部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防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30 |
二等奖 | 10 | |
三等奖 | 3 | |
“经国家科学技术部奖励办公室登记的社会力量设定的科学技术奖名录”中可推荐国家科技奖的科学技术奖项 |
获推 国家奖 |
30 |
一等奖 | 10 | |
中国专利奖 | 金奖 | 20 |
优秀奖 | 5 | |
江苏省专利奖 | 金奖 | 5 |
优秀奖 | 2 |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