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是江西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现设有人文社科学部、理工学部和医学部,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119个本科专业,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学术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学术类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和18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设有5所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校化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主)、工程学4个学科进入美国ESI排名前1%。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实现了江西省“全国百篇优博”零的突破。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4名。
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521人(其中专任教师2662人,正副教授1443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人才”入选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涌现了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模范教师石秋杰等一批崇尚师德、爱岗敬业的典型。
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技术),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硅基LED),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发光材料与器件、生物质转化、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器械),9个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项(位列全国申报单位第30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1项(位列全国高校第36名)。
学校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有特色的科研成果。2015年度,我校江风益团队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江西省“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零”的突破。江风益教授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颁奖。这是自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首次由地方高校获得的一等奖,正助推江西打造“南昌光谷”。学校还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南昌大学将不断提升“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新境界,奋力开创“强学科、精管理、惠民生、兴实干”的新局面,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深化改革,为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南昌大学的建设热忱欢迎各位有志之士鼎力加盟!(数据截止时间2016年6月)
二、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和条件
单位 | 岗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岗位条件 | 备注 |
各学院和科研单位 | 教师或科研 | 10-15 | 专业不限,岗位条件如下 | |
联系人:罗剑联系电话:0791-83969076E-mail:gcrc@ncu.edu.cn也可直接与各学院和科研单位联系,联系电话见下表。待遇面议 |
㈠杰出人才的任职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或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外公认的拔尖人才;就职于海外著名大学的教授,海外著名研究机构的资深研究员;国家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国家863项目的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人才”创新人才长期(全职)项目入选者,或“国家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入选者;或国际、国家著名教学、科研大奖的获得者,或取得国际、国内公认重大成就的知名学者;
㈡学科领军人才的任职条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国家级教学名师,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或“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或“青年人才”入选者,或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海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终身教授(研究员)或特别优秀的副教授及相应层次者;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或国家级科研平台负责人,或教育部高水平科研平台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或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人文社科领域公认的优秀学科领军人才以及相应层次者;
㈢学科方向带头人的任职条件
现就职于海外知名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者,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或近5年在国际国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国家或省级重要的教学、科研奖项;或国家级重点学科各方向的带头人,或教育部及其它部(委)科研平台的负责人;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主要负责人,或教育部创新团队各方向的带头人;或主持国家级的重要科技项目、文化建设工程项目者,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者。
三、招聘其他人才岗位和条件
单位 | 岗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岗位条件【专业(研究方向)、学历及要求】 | 备注 | |
人文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教师 | 8 |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哲学系 | 教师 | 哲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历史学系 | 教师 | 历史学、档案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图书情报、档案、计算机专业方向,博士学历学位 | |||||
国学研究院 | 教师 | 2 | 中国文学(先秦两汉方向)、中国哲学(先秦两汉方向)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杨艳兰联系电话:0791-83969350E-mail:rwxy@ncu.edu.cn |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教师 | 5 | 新闻学、传播学、文艺学、广播电视、社会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国史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有专业实践经历,具有编程、会数据分析能力者优先考虑 | |
联系人:仲杰联系电话:0791-83969359E-mail:xwcb@ncu.edu.cn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系 | 教师 | 1 | 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翻译学,博士学历学位或教授 | |
教师 | 1 | 英语(口译方向),博士学历学位 | “985工程”高校,或国(境)外知名高校硕士学历学位者可参加面试 | ||
亚欧语言文学系 | 教师 | 1 | 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刘志红联系电话:0791-83969375E-mail:wgy@ncu.edu.cn |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系或 工业设计系 |
教师 | 1 | 动画艺术学、工业设计、设计学及设计理论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戏剧与影视系 | 教师 | 1 | 戏剧戏曲学或电影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陈灵华联系电话:0791-83969414E-mail:987234267@qq.com | |||||
法学院 | 法律学系 | 教师 | 2 | 法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或教授 | |
联系人:陈亮联系电话:0791-83969435E-mail:lawschool@ncu.edu.cn | |||||
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学系 | 教师 | 1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学历学位 | |
教师 | 1 | 社会保障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教师 | 1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社会学系 | 教师 | 1 | 传播学(公共关系)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谭盛联系电话:0791-83969455E-mail:gggl@ncu.edu.cn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师 |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党史党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刘雪岚联系电话:0791-83969447E-mail:mkszyncdx@163.com |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系 | 教师 | 9 | 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地理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会计系 | 教师 | ||||
金融学系 | 教师 | ||||
工商管理系 | 教师 | ||||
联系人:邓德胜联系电话:0791-83969463E-mail:jgxy@ncu.edu.cn | |||||
旅游学院 | 教师 | 3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与文化产业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人文地理、市场营销、应用经济、管理学 | |
联系人:龚志强联系电话:0791-83969960E-mail:283011808@qq.com | |||||
体育与教育学院 | 教育系 | 教师 | 1 | 心理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具有副高职称者优先 |
体育系 | 教师 | 1 | 体育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经历者优先 | |
联系人:沈小袷联系电话:0791-83969720E-mail:jyxy@ncu.edu.cn | |||||
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 教师 | 2 | 管理学类、经济学类专业,博士学历学位或教授职称 | |
信息管理系 | 教师 | 2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情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潘丽芳联系电话:0791-83968409E-mail:glxy@ncu.edu.cn | |||||
理学院 | 物理系 | 教师 | 3 | 太赫兹光谱、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等离子物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有海外留学一年以上经历者优先 |
数学系 | 教师 | 3 | 计算数学、应用数学、金融数学、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基础数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张文咏联系电话:0791-83969283E-mail:slxy@ncu.edu.cn | |||||
化学学院 | 教师 | 1 | 有机、无机半导体,博士学历学位 | ||
1 |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博士学历学位 | ||||
1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朱学锋联系电话:0791-83969514E-mail:165418254@qq.com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系 | 教师 | 3 | 生物学、水产养殖学、药学、生态学、农学、园艺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或博士后 | |
生物技术系 | |||||
生态学系 | |||||
水产科学系 | |||||
人类衰老研究所 | 科研 | 8 | 基础医学与生物学相关专业(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表观遗传学调控、细胞周期与衰老、干细胞修复与衰老等),博士学历学位或博士后 | 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0岁 | |
联系人:王军花联系电话:0791-83968261E-mail:ncdxsmxy@163.com | |||||
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教师 | 3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医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食品营养与安全系 | 教师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兽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食品发酵与生物工程系 | 教师 | 食品科学与工程、医学、食品发酵、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叶反帝联系电话:0791-83969526E-mail:fdye2003@tom.com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教师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历学位 | |
材料物理系 | 教师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 教师 | 2 | 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系 | 教师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光学)、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田伶丽联系电话:0791-83969554E-mail:mse@ncu.edu.cn | |||||
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系 | 教师 | 4 |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教师 | 制药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 教师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 | 教师 | 机械类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师 | 1 | 化学化工、环境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杨慧联系电话:0791-83969583,13755633606E-mail:ncuecec@126.com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系 | 教师 | 3 |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 教师 | 1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材料成型及控制系 | 教师 | 1 | 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汽车工程系 | 教师 | 1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有汽车产业从业经历或海外求学经历者年龄可放宽至35岁 | |
科研团队 | 教师 | 1 | 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从事机器人、焊接工艺与装备、光纤传感、医疗器械相关研究 | |
联系人:吴斌办公电话:0791-83969625E-mail:jdgcxysub@ncu.edu.cn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系 | 教师 | 4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暖通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水利工程系 | 教师 | 2 | 水文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建筑学系 | 教师 | 2 | 建筑学(限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城乡规划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教师 | 1 | 建筑学(限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应为建筑学学士、硕士。 “985工程”高校,或国(境)外知名高校,或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硕士学历学位者可参加面试 |
||
工程力学实验中心 | 教师 | 1 | 力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谌思宇联系电话:0791-83969652E-mail:tmgcxz@ncu.edu.cn | |||||
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系 | 教师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教师 | 2 | |||
计算中心 | 教师 | 1 | |||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系 | 教师 | 2 | 电气工程专业年龄适当放宽至40岁 | ||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教师 | 1 | |||
联系人:何宇东联系电话:0791-83969675E-mail:xgxy@ncu.edu.cn | |||||
软件学院 | 教师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熊爱勤联系电话:0791-88305687E-mail:yb@ncusc.com | |||||
医学部 | 基础医学院 | 教师 | 4 | 人体解剖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生理学、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双语教师 | 2 | 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要求具有双语教学能力 | ||
联系人:祝子瑞联系电话:13330121019E-mail:zhuzirui2006@126.com | |||||
公共卫生学院 | 教师 | 1 | 卫生检验检疫或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教师 | 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实验 | 1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段德华联系电话:18970859422E-mail:dehuaduan@163.com | |||||
药学院 | 教师 | 2 | 药学、化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龙建新联系电话:13707098089E-mail:longjianxin6868@126.com | |||||
护理学院 | 教师 | 2 | 医学、护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肖鲁良联系电话:13007281459E-mail:ncdxhlx@163.com | |||||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实验 | 1 | 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历学位 | ||
实验 | 1 | 人体解剖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211工程”高校,或国(境)外知名高校,或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硕士学历学位者可参加面试 | ||
联系人:万秋华联系电话:13707083558E-mail:739339484@qq.cn | |||||
实验动物科学中心 | 科研 | 1 | 兽医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康路妹联系电话:13517009831E-mail:ncdxsydw@163.cn | |||||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科研 | 3 | 化学、食品、营养、生物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2 |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游峰联系电话:0791-88304545E-mail:sklf_nc@163.com | |||||
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 | 1 | 机械工程(真空设备)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1 | 控制科学与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或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1 | 光学工程、物理学(光学或凝聚态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田海虹联系电话:0791-88316183E-mail:tianhaihong@ncu.edu.cn | |||||
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编制放在食品学院) | 科研 | 2 | 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生物质转化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开发、新资源食品开发专业方向 | |
联系人:刘玉环联系电话:13755621329E-mail:568230889@qq.com | |||||
转化医学研究院 | 科研 | 4 | 药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制药学、组织胚胎学或动物学、病理或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喻阳玉联系电话:13755671595E-mail:sandy1190@126.com | |||||
生命科学研究院 | 科研 | 1 | 生物学或医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1 | 生态学、植物学或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陈金勇联系电话:0791-83827086E-mail:ils@ncu.edu.cn | |||||
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 科研 | 1 | 地球物理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空间科学与探测技术方向优先考虑 | |
科研 | 1 | 物理学与电子科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无线电科学与技术方向优先考虑 | ||
科研 | 1 |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遥感科学与技术方向优先考虑 | ||
科研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太赫兹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方向优先考虑 | ||
科研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高性能计算及大数据处理方向优先考虑 | ||
科研 | 1 | 物理、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要求理工科专业背景 | ||
联系人:柏晓武联系电话:18170018800E-mail:18170018800@163.com | |||||
光伏研究院 | 科研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学、化学、力学(光伏及储电相关材料)、电力工程、信息工程(光伏电力系统)、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黄海宾联系电话:13576906107E-mail:ipv@ncu.edu.cn | |||||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 | 1 | 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SCI、SSCI收录论文1篇或CSSCI收录2篇以上;对学科建设有创新构想和战略思维;能带领团队协同攻关 | |
联系人:吕晞联系电话:0791-88304401E-mail:zbfzzx@126.com | |||||
国际交流学院 | 教师 | 1 | 语言学相关专业(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历学位 | 熟练的外语沟通能力、有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 | |
联系人:李娒竹联系电话:0791-93968702E-mail:29069438@qq.com | |||||
设计研究院 | 科研 | 4 | 建筑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各学历层次专业相同、有高水平设计成果 | |
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有高水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EI、SCI论文2篇以上(同时具有注册岩土工程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者,论文要求可适当降低) | ||||
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历学位(具有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 |||||
联系人:郭晔联系电话:13970852701E-mail:ndsjy@ncu.edu.cn | |||||
江西发展研究院 | 科研 | 4 | 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公共管理或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科研 | 统计学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谢雨蓉联系电话:0791-83968323E-mail:jxfzck@ncu.edu.cn | |||||
中德联合研究院 | 科研 | 1 | 微生物学、免疫学、发酵工程和分子营养学等以及生物信息学等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SCI论文5篇 益生菌、药食同源与健康课题组 |
|
科研 | 1 | 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子生理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食物过敏团队 | ||
联系人:江惟舒联系电话:0791-88333529(办)13807911532(手机)E-mail:jxoai@ncu.edu.cn | |||||
高等研究院(编制放在相关学科所在学院) | 科研 | 4 | 专业不限(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交叉及应用研究方向),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曾蔷联系电话:0791-83969963E-mail:zqiang@ncu.edu.cn | |||||
信息化办公室(与网络中心合署) | 工程 | 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硕士学历学位及以上 | “211工程”高校,或国(境)外知名高校,或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硕士学历学位者可参加面试 | |
联系人:梁勇联系电话:13970016366E-mail:yliang@ncu.edu.cn | |||||
期刊社 | 编辑 | 1 | 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类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学位 | ||
联系人:王翔联系电话:0791-88305346E-mail:whl@ncu.edu.cn |
1、一般应具有高水平院校、科研院所、海外知名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或正高职称人员,且第一学历要求具有高水平院校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各学习阶段所学专业相近或相关,有海外学习或研究背景一年以上人员优先录用,业绩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
2、博士年龄原则上要求,理工医科32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35周岁以下,业绩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正高45周岁以下。硕士年龄要求26周岁以下(1991年1月1日后出生),并能于2017年8月31日前取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四、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博士自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岗位招满为止,硕士自即日起至2017年5月20日止。
2、报名方式:凡有意应聘者,将详尽真实的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业绩成果等信息资料发电子邮件至各应聘单位电子邮箱。
3、投送简历要求:邮件主题及附件请注明:毕业院校、姓名学历、所学专业、拟应聘学院及具体岗位(例如:某某大学+王某某博士+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应聘人文学院教师岗位)
4、学校人事部门联系方式:
南昌大学人事处联系人:吴强徐婷杨宇光联系电话:(0791)83969074
E-mail:rscrsk@ncu.edu.cn
五、考核方法
1、心理测试:应聘者应先参加心理测试。心理测试达到常模者,方能进入考核。
2、考核方式:用人单位根据需要采取笔试、面试、讲课、专业技能操作考核等形式进行考核。择优录取,考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健康检查
1、根据考核结果,按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择优确定健康检查人员。
2、在我单位指定的地点进行健康检查,检查标准参照《江西省申报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试行)》(赣教发[2010]09号)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七、公示
1、用人单位将拟录用人员基本情况、岗位等相关信息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一周。
2、用人单位将拟录用人员提交的应聘材料、考核材料、考察公示材料、党政联席会议或领导班子会议的审核意见材料等报人事处,经人事处处长办公会审核后,校内公示三天。
八、聘用
1、考核、检查合格,并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审批通过,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2、通过公开招聘招收的新进人员符合学校文件规定的可按国家事业编制调入或接收。
九、引进人才待遇
(一)高层次人才待遇
按照引进高层次人才层次提供年薪人民币25-120万元不等,具体待遇面议。
(二)其他人才待遇
博士层次 | 类型 | 安家费(万) | 购房补贴(万) | 科研启动费参考标准(万) |
一般博士 | 无海外经历或海外经历一年以下 | 8 | 10 | 文3-4、理5-6、工医7-8 |
海外经历一年以上 | 10 | 10 | 文5-6、理7-8、工医9-10 | |
紧缺专业毕业博士、海外毕业博士、全球三大排名前200名高校毕业博士、业绩或背景突出博士 | 满足一个条件 | 10 | 15 | 文5-6、理7-8、工医9-10 |
满足两个条件 | 15 | 20 | 文7-8、理9-10、工医11-12 | |
满足三个条件 | 20 | 25 | 文9-10、理11-12、工医13-15 | |
满足两个及以上条件且业绩特别突出 | 20-25 | 25-30 | 10-50 | |
本表说明: 1、引进人才取得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并正式报到上岗后,学校按本表提供相关待遇; 2、视专业(学科)及立项情况,由学校确定是否提供科研启动费。如决定提供科研启动费,其参考标准见本表; 3、安家费为一次性支付,住房补贴分八年支付(根据货币化分房政策,学校如出台相关政策,博士购房补助则按学校制定的货币化分房政策执行); 4、夫妻双方同为博士,安家费和购房补贴合并计算,为正常值的1.5倍;科研启动费分别计算。但如夫妻双方同为985高校、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全球三大排名前400名高校,或夫妻双方所学专业均为紧缺专业,或夫妻双方均业绩突出的,安家费和购房补贴可申请分别计算; 5、已具有博士后经历且科研业绩突出者,可享受校聘副教授三级岗位津贴待遇三年,三年内可参评副教授;如三年后未能晋级,则回到原待遇; 6、本表所示“紧缺专业”为:外国语言文学(不含英语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建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护理学、人体解剖、病理生理学; 7、本表所示“全球三大排名前200名高校”认定标准为: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THE世界大学排名为依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名中均排列前200名即认定。 |
学校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引进人才进站期间享受如下待遇:
1、全职博士后实行年薪制,年薪12万元(含工资、岗贴、住房及所有福利待遇,主要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中单位承担部分)。
2、在职、定向及现役军人博士后在站期间,其工资由原单位发放的,学校发放每人每月生活补贴1000元。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