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代表委员献计:让人才扎根基层

关注微信

代表委员献计:让人才扎根基层

时间:2013-03-18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魏杰

  “要说农村基层最缺什么,人才!”今年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当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为“人才红利”优势显现而鼓掌欢庆的时候,广袤基层没有被遗忘。

  如何让人才扎根基层、如何让基层人才发挥作用,成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热点之一。

  会诊基层人才流失之困

  基层人才流失并不是艰苦边远地区的“专利”。

  浙江代表团的分组审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说,村里前段时间又“流失”了两名大学生。

  滕头村拥有数十项国家级的荣誉,1993年就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是我国首批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示范区。“像滕头这样的农村,人才都比较难留住,一般的农村就更难了。”傅企平的话,触动了很多代表的心弦。

  “农村是人才的播种机,城市是人才的收割机”,这揭示出当下基层人才流失的现实。基层各类人才的匮乏不仅造成生产发展的延缓,也给基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原来设想的‘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在好多地方难以实现!”谈及基层医疗人才的短缺,有的人大代表表情顿时凝重。

  基层为什么留不住人才?今年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为基层留人难把脉会诊。

  “我觉得是因为基层的公共服务没有做到位。”有6年农村法庭工作经验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宝丰县人民法院闹店镇法庭庭长朱正栩指出,在城市可以享受到便利的公共资源,但是在基层却享受不到,“经常是晚上吃完饭就没事可做了,文化娱乐活动比较缺乏。”

  “个人发展前途受限、农村工作及生活环境差、收入低、得不到社会尊重等因素,导致人才不愿下基层。”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葛明华如是总结。

  投入“下沉”激励人才回流

  基层留人难,有何破解之道?

  有研究者指出,农村等基层一线需要人才是一种宏观需求,对人才个人来讲,往城市流动,更多的是出于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现实的、理性的选择。

  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建议,政府部门投入应该向基层倾斜,通过政策和资金的“下沉”来填平基层洼地,从而吸引人才回流、扎根。

  “政府应将投入更多地向基层一线倾斜,尤其是为青年人才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让他们留下来安心做研究。”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表示。她介绍,上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所的待遇比较低,想留下一名研究生都很困难,很多人选择去外企工作。近些年,随着国家科研经费的增加,形势随之扭转,科研一线招人容易多了。

  通过实施人才计划,政府部门将政策资金等进行“集中投放”,也是较有力度的举措。有人大代表提到了陕西省近年来实施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陕西省由省财政每年出资3750万元,与其他相关资金合并,设立省级“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资金”,对振兴计划招录人员给予奖励,教育、卫生、涉农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时,在同等条件下有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的优先。此举有效缓解了农村普遍存在的“缺人才”现象。

  营造氛围让人才扎根、扎堆

  引得人才下去是第一步,留得住才是关键。

  在邢定钰院士的观念里,土壤、氛围,对于人才扎根和成长非常重要。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比喻,人才培养就像一片庄稼,只要土壤好,给其足够的阳光、养料、水分,这片庄稼一定会长得好,而且中间一定有一些人才会脱颖而出。他建议,营造宽松协调的学术氛围,对那些基础好、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基地给予稳定的财政支持。

  在让人才“扎堆”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曹县五里墩村书记王银香颇有心得。“一个地方同类的人才越多,越成气候,他越愿意来。”王银香对记者说。她创办的银香伟业集团公司尽管坐落在农村,但却格外注重为人才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去年,公司接待了96名外国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良好的氛围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如今,公司里集聚了38名研究生和200多名大学生。

  许多代表委员指出,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将是最大的“人才红利”。让他们在基层生产科研一线扎根,除物质激励外,精神激励、发展激励亦是重要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岳冲在提案中建议,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符合农业科研特点的分配制度,保证其享有自身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安心研究、体面生活。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