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国外修订移民政策吸引人才策略

关注微信

国外修订移民政策吸引人才策略

时间:2013-04-09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润生 译

       在21 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纷纷从经济需求出发制定移民政策,以吸引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国际留学生、企业家和投资者在内的海外高技能人才。

美国是全球最能吸引世界上最杰出、最勤奋人才的国家,美国移民政策曾对推动经济繁荣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美国的移民法已不能满足本国不断变化的经济需求,甚至阻碍了雇主雇佣所需人才,更迫使一些企业家前往其他国家。他之所失即是已之所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清楚地认识到引才政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了更加积极的人才招揽策略,旨在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移民政策以经济需求为先

许多国家认识到移民与经济的成功具有强烈的关联。面对国内劳动力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 包括人口老龄化以及出生率下降) 造成劳动力短缺的现状,一些国家及时调整移民政策,采取更加开放的移民政策吸引他国的劳动力。

德国历史上大多抵制移民,在2001年之前,非德裔移民不能取得德国国籍,不能永久定居或持有双重国籍,但劳动力的快速减少和由此而来的劳动力的短缺使德国接收移民势在必行。如今德国允许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 如科学家和高级管理人员) 获得长期居留签证,并且允许企业家移民德国。

同样,人口的急速老龄化以及劳动力的减少也促进加拿大和新加坡放弃了由来已久的一些移民限制。为促进更多的人移民加拿大,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简化移民步骤。

2008 年修订后的加拿大移民法赋予移民部长一种特殊的管理权力,使之无需事先与议会商议就可以对移民裁决政策做出调整。加拿大移民部长行使这一权力,让移民官员把重点放在最急需的技能人才上。

在过去20 年里,新加坡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度封闭的立场转向支持。在上世纪90 年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全球“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才。1990 年,新加坡的外来人口仅为30 万,而到了2010 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130 万,占整个新加坡人口的36%。

人口的压力甚至迫使日本转变了对移民问题的探讨。面对高龄化问题,日本开始探讨更加柔性的移民标准和有力的外国劳动力项目。

加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

今天,各国对顶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制订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

自2000 年以来,德国制定了一些新政策,让接受过高层次教育的非欧盟人才有机会获得永久居留权。最近,德国还从西班牙和其他在欧债危机中遇到麻烦的欧盟国家积极招揽工程师。德国采取这些举措的直接原因是其信息技术、数学、自然科学等相关领域面临人才短缺。据有关估算,到2025 年德国在这些领域的人才缺口将增至600-700 万。

近年来,澳大利亚也增加了技能人才的永久居留签证数量。与此同时,印度在极力吸引海外人才回归。爱尔兰原本不接受欧盟以外国家的移民,但如今也已经开始向接受过高层次教育、申请在人才紧缺行业就业的移民提供永久居留证。

根据需要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政策

一些国家允许各地、各州制定自己的移民政策,以符合其具体的劳动力需求。有些国家的移民制度采用双重模式,既支持受过高层次教育的高端人才永久移民,又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提供临时签证。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均执行反映不同区域需求的移民政策。加拿大的PNP(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 将移民权利下放到了各省,让各省根据自身的需求接收移民。PNP 向那些可能达不到联邦移民分数标准的移民敞开了大门,同时也欢迎国际学生毕业后留在各省。澳大利亚在1996 年也颁布过一个类似的项目。

此外, 为了应对长期需求, 英国、加拿大、爱尔兰和澳大利亚还实施一些项目,支持移民在“用工荒”最严重的职业申请永久居留签证。

简化移民程序,帮助移民更好地融入社会

许多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包括简化签证申请制度;增加灵活性,将临时签证转为永久签证;提供个性化的移民项目和各种各样的帮助,使新移民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等。

新加坡人力资源部将效率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要素,为他们在新加坡居住提供方便。加拿大已经大幅缩短了签证申请周期。在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加拿大公司还成功地从移民系统功能失常的美国挖抢人才。澳大利亚几乎一半的长期签证持有者是从临时居民转为永久居民的,2012 年澳大利亚政府还宣布将进一步简化过程。这对于在美国持有H-1B 临时签证的高技能移民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因为他们中许多在申请永久居留前已经工作了6 年,并且在等待了长达10 年之后依然要面对繁琐的申请过程。

此外,卢森堡、德国和以色列等国重视语言流利、本地工作经验等条件,设立了一些“移民同化”项目,让移民做好在本地工作的准备,例如向新移民提供语言培训课程等。多年来,以色列还向移民科学家提供收入补贴,目前每年用于移民科学家和海归科学家的收入补贴为2700万美元,平均每人每年3.1 万美元。

留住国际学生扩充本国劳动力队伍

近年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改变了移民政策,目的是获取大量具有熟练技能的国际学生,并将他们转变为未来劳动力。

澳大利亚的“技能型毕业生临时签证”项目允许条件优秀的在澳国际学生毕业后在澳居留18 个月,以获得技能和就业担保,让他们能够提高移民评分并克服永久技术签证的障碍。

2008 年启动的“加拿大经验类”移民项目给予在加获得学位的签证申请人额外的移民评分。一个新的加拿大移民项目甚至允许在加拿大成功完成两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博士学业的1000 名在校国际学生成为永久居民,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美国的移民制度要求申请绿卡前必须完成学业。

美国继续大规模投资国际学生教育,但实际上是在浪费投资。约40%的留美国际学生至少有部分学业得到了美国的基金和奖学金的资助。然而在当前的移民政策环境下,太多的国际学生放弃了美国。最近美国总统就业和竞争力委员会指出,美国正在把曾在美国学习并想留在美国的杰出人才送回祖国。

大力吸引企业家和投资移民

一些国家正在实施一些新的移民项目,吸引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群体来本国创办公司,吸引资本并促进本国的就业。智利、英国和加拿大已经启动了针对企业家和投资者的移民项目。

智利政府于2010 年设立的“创业智利”项目向创业移民无偿提供4 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和为期1 年的签证,让其在智利创办公司。目前,这一项目已经收到了来自7 0 多个国家的1600 多份申请。200 多家外资初创公司因该项目得以建立运行。

英国的最新进展表明,吸引企业家移民的切实举措对于促进就业大有帮助。2008 年,英国设立了专门的企业家签证,允许投资额达20 万英镑的公司创始人在英国定居3 年。2011 年,英国决定进一步向具有巨大潜力的非欧盟企业家开放,争取此类高价值移民。目前,英国政府允许一些由创业投资公司、天使投资人和创业种子基金支持、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家以5 万英镑来英国创业。企业创始人如果在3 年内至少创造10 个就业岗位,或产生500 万英镑收入,还可以通过快速通道获取永久居留权。这些改革正在产生影响,在移民法修订案实施第一年,英国的企业家签证申请量就翻了一番多。同其他国家关注经济增长一样,高技能人才移民,包括企业家移民和投资者移民被英国移民部门视为国家未来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积极召唤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

一些国家曾经历了人才流失问题后,近年来正下大力气吸引人才回归。

以色列也一直在加大吸引海外科学家回国的努力。2011 年12 月以色列为拥有博士学位的海外科学家和工程师与招聘单位联系人举办了第一届联谊会。据估计,以色列科技部从2007 年起实施的一个特殊的职业介绍项目已经帮助以色列引进了200 多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2011 年秋,以色列启动了“卓越研究中心”(I—CORE) 项目,其目的是用高工资、尖端研究设施和促进跨学科的创新合作这些条件来吸引以裔最杰出的科学家回国工作。首批4 个卓越研究中心将设立在替代能源、分子病理学、认知科学和先进计算领域。以色列期望随着卓越研究中心的增加,能够从欧美实验室吸引2400 名以色列科学家回国工作。

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与美国相比,其他一些国家的移民政策通常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而且它们还会及时审视其移民政策。那些易于调整、具有柔韧性的移民项目越来越受欢迎。

例如加拿大,在移民经历了高失业率和大材小用后,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其移民评分制度,以利于那些有雇用合同的移民申请人,而不是那些仅仅是有吸引力的技能人才。加拿大政府还列出了一个人才短缺职业清单,每年更新2 次,以确保国家引进的移民就业于这些职业领域。最近,加拿大移民部长还宣布,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实现雇主驱动型的移民模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灵活性和回应迅速也是澳大利亚移民战略的主要特征。美国的移民政策不会基于申请者的个人专业来评估或区分优先次序,而在澳大利亚,政府开出了一个“技能职业清单”,符合要求的人就可以申请高技术移民签证。澳大利亚迅速崛起的采掘业也促使某些省份着手提高其从美国挖人才的能力。5 月,澳大利亚移民局在得克萨斯的休斯敦召开了一个招聘会,招揽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技能人才。

无疑,近期许多国家的移民政策改革并不一定都能取得极大的成功。比如,以色列面向全世界招揽犹太人技能人才,但来以色列的移民的就业情况却并不理想。在德国,一些高端行业里工作也一直不好找。在澳大利亚,那些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移民也不得不为融入当地经济生活付出很多努力。

( 编译自:NOT COMING TOAMERICA :Why the US is Falling Behindin the Global Race for Talent,译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