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人才工作 > 科学脊梁——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 坚持自主创新 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

关注微信

科学脊梁——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 坚持自主创新 为国家发展保驾护航

时间:2021-06-02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佚名

近期,国内自主设计研制的通用型中央处理器CPU龙芯3A5000正式亮相,这颗CPU实现了自主指令系统,其性能与国际主流通用CPU的性能已经十分接近,而做到这一技术飞跃的就是一位中青年科学家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下面就来认识这个团队的带头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

作为一个学生,要为人民、为祖国而勤奋学习,树立填补祖国空白,为祖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将来为党、为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兢兢业业地工作。——胡伟武

这段入党誓言是1986年就读于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的胡伟武写下的,为了实现自己对党许下的誓言,胡伟武发奋学习,以当年本地区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实际上是1985年底、1986年初写的入党申请书。那么最早的时候入党,实际上是就觉得入党很光荣。我们那时候改革开放,国门刚打开,我们已经看到差距了。所以当时就是树立了一个要填补国家空白,为祖国争光的一个雄心。

从大学阶段一直到成为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胡伟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入党时立下的誓言,并时刻以身边的优秀党员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像我的导师夏培肃院士,包括我们后来所长李国杰院士,都是榜样。每次(他们)讲的都是我们现在国家缺什么,我们国家需要做什么。那时候就觉得我们作为一个党员,要为国家做事情。

胡伟武回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是否自主研制CPU等计算机核心模块,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坚持使用国外研制的CPU,并在其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与应用,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研发费用,并快速取得收益,然而胡伟武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要想彻底解决我国在计算机领域自主创新的问题,必须把眼光放得长远,自主研发中国的CPU势在必行。2001年,33岁的胡伟武承担起龙芯CPU的研发任务,虽然他过去没有设计过CPU,但是科院计算所充分信任他,将重担压在他肩上。

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当时我说了一句话,说我要做不出来,提头来见。

胡伟武带领几十名年轻科研人员日夜奋战,终于在2002年8月10日,将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枚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终结了国产计算机没有自主CPU芯片的历史。“龙芯1号”诞生的随后20年中,胡伟武带领科研团队走出了一条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道路,随着一代代以龙芯命名的产品的更新换代,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追赶全球最前沿技术,逐渐将龙芯二字发展成为中国自主CPU的代名词。最新亮相的龙芯3A5000系列通用CPU,已经接近国际主流CPU的性能,在部分实际应用中,其表现甚至优于国外同类型产品。在这奋起直追的20年间,不断有国外厂商找到胡伟武,劝他放弃自主化研制,使用国外现成的技术,但都被胡伟武一一拒绝。

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你要跟国家的战略相结合,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发展和团队的发展。如果要了他们的东西(技术),我们就摧毁了自己的能力。有了技术能力,不管外边市场怎么变,我都能跟得上。

胡伟武有个长远的目标,他决心带领团队逐渐打造出独立于国际上传统的WINTEL和AA体系为主导的第三套软硬件生态系统,构建我国信息产业的新发展格局,让龙芯架构体系为国家信息安全、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 胡伟武:我们一定要把中华民族的发展主导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对我们来说就是体现为这些基础产品,信息产业的基础产品,像CPU、操作系统,一定要实现自主。自主就是我们党长期建立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掌握自己的能力。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