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科学探索奖”迎来首位外籍非华裔获奖人——香港大学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其关于火星生命的研究计划打动了评委。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毛淑德认为,外籍非华裔获奖人的出现,“说明我国对全球优秀科研人才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5年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硕果累累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该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
“五年来的实践证明‘科学探索奖’实施的一系列评审、监督和发布办法是成功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是有效的,奖金完全由获奖人自由支配的机制是有吸引力的。”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相信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持之以恒,‘科学探索奖’一定能成为我国最出色的科技奖项之一。”
“实现了设立时的初衷”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