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新闻资讯 > 引才活动 > 南农大“钟山学术新秀”计划让青椒挑大梁

关注微信

南农大“钟山学术新秀”计划让青椒挑大梁

时间:2016-12-12来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6年前,董莎萌作为联合培养的博士回到母校,成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该群体常被称为“青椒”)。2015年2月,34岁的他顺利入选国家青年人才。在董莎萌看来,他的成长得益于南京农业大学近年施行的“钟山学术新秀”计划。

“钟山学术新秀”计划,是南京农业大学面向35周岁以下、能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有较好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的培优计划,目的是为未来10年培养学术带头人。这一项目于2012年启动,短短4年间,3批“钟山学术新秀”共98人中,已有67人晋升为副教授、24人晋升为教授,教授们平均年龄34岁。

南农大人事处处长包平说,“钟山学术新秀”计划是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计划的重要部分,该计划共分为“钟山特聘教授”“钟山首席教授”“钟山学术骨干”和“钟山学术新秀”4个层次,重点是抓好大师和新秀这两头。

“我们把希望寄托在青年教师身上,因为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未来10~20年学校的学术竞争力应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否成功。”南农大校长周光宏说。

副教授当博导 从配角到主角

“从配角变成了主角,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干。”说起“钟山学术新秀”计划对自己的推动,南农大资源环境学院青年教师范晓荣认为,“副教授就能做博导”的政策让“青椒”们有了干劲、看到了希望。

在国内高校,因为年纪轻、资历浅、没有教授博导的职称和头衔,大部分“青椒”还在扮演实验室“打工者”的角色。

“作为配角,想法再多也只是空中楼阁;帮教授带博士,自己位置摆不好的话,和学生、教授都不太好相处。”范晓荣2005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做了5年讲师,了解处于夹心层的青年教师所面临的尴尬。

2013年,范晓荣迎来了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因为入选“钟山学术新秀”计划,当时还是副教授的她顺利申请到带博士生的资格。这意味着,与一般青年教师相比,范晓荣提前两年就有了自己的团队,她的科研故事就此开篇。

获得博导资格后的3年里,范晓荣带领团队申请到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新植物学家》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46.2。

因为出色的科研成果和指导团队的经历,范晓荣还被推荐为学校的重要实验平台“电生理实验平台”的主要负责人。借助这一平台,范晓荣带领团队与来自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多个课题组一起共享技术,跨学科合作搞科研。

据了解,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术新秀”计划实施3届以来,共有9位副教授顺利申请到博导资格,指导在读博士10人。

入选南农大“钟山学术新秀”计划的青年教师还能享受每年3万元的人才津贴;在培养期内,优先入住校内青年教师公寓,优先推荐申请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自主创新项目及校内青年创新基金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研修计划。南农大通过一揽子的激励计划,为优秀青年教师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

到产业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

如何抓住好机遇,快速成长,在科研中“顶天立地”?基础研究容易发高水平论文,能“顶天”,但“立地”却不容易,而应用研究又不容易出大成果。

这是2015年南农大钟山学术论坛上,“新秀”们提出的普遍困惑。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南农大学术委员会主任沈其荣教授对此不以为然:“好的研究应该是起于问题、止于需求的。”作为“过来人”,沈其荣在论坛上为“新秀”们带来了一场题为《青年学者如何做科研》的专场报告,“年轻人做科研,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研究透了就能投入生产应用,本质摸清楚了就能发高水平的论文”。

副教授李荣就在应用研究中捡到了“金娃娃”。

李荣博士毕业后加入了沈其荣的团队,研究方向围绕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2012年,当时还是讲师的李荣入选南农大首批“钟山学术新秀”计划。在沈其荣的指导下,他一边进行机制研究;一边试图从鸡毛、蓝藻等废弃物中寻找蛋白原料。

但问题来了,废弃的鸡毛水分含量高,而蓝藻来源并不稳定,哪里有源源不断的废弃蛋白原料呢?

2013年,黄浦江大量漂浮死猪事件引起了李荣的关注。李荣觉察到,猪废料处理存在巨大需求,这不就是沈其荣教授一直强调的重大研究的起始点吗?

经过多次实验,李荣和团队成员开发出一套直接将废弃畜禽转化成为液体氨基酸液的工艺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又将其转化成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以及生物有机肥。

成果一经审定,多家企业纷纷要求投入市场开发。不仅如此,李荣对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类)肥料的机理研究还获得了学界认可,在《环境管理杂志》《微生物前沿》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他获得了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农大人事处副处长刘泽文介绍,为促进“新秀”们从产业一线汲取科研灵感,从2013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新秀”们前往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考察;学校还积极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推荐好的产业项目,推动“青椒”们的科研成果转化,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大师面对面传经送宝

南农大植物保护学院的实验室里放着董莎萌从重庆带回来的马铃薯病体样本,这是他每天开车走6个小时山路采集回来的。

都当上教授了,这样琐碎重复的实验工作为何还不放手?董莎萌笑着说:“想想前辈们抢过的话筒!”

他说的是2015年南农大钟山新秀论坛的一幕:“人才”专家赵方杰、胡水金“抢”话筒与“新秀”们分享心得。

“很多科研灵感是在实验中获得的,青年教师要自己摸索实验技术,一定不要太早地离开实验室。”赵方杰打趣道,在英国洛桑试验站从事研究期间,他每年都要自己动手磨上千个实验样品,“赵千人”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胡水金迫不及待地抢过话筒:“博士毕业后,10年内都别想离开实验室!即使当上教授了,下田取样、首次田间试验,这两件事都要自己去做!”

这样轻松而热烈的“对话”也是南农大“钟山学术新秀”计划的一大特色。4年来,钟山新秀论坛每年举办1~2场,前来“传经送宝”的教授都是 “人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

包平说,学校希望通过发挥学术大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造就一批能够增强学科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如今,南农大走出的一批学术新秀开始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有10人担任《自然》《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国际权威期刊的编委,近10人在相关领域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左惟表示,希望“新秀”们成长为未来能叫得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并通过他们构筑起学术高峰,这也是将该计划冠名“钟山”的初衷。

本报南京12月10日电

通讯员 许天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2月11日 02 版)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