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等研究院”)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12月携手共建。高等研究院着眼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导向,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为突破口,将努力建成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新源头、创新人才的新基地、成果孵化的新引擎。高等研究院以优质的事业平台、优厚的福利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诚挚邀请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岗位需求及待遇
骨干科研岗位
研究系列岗位(研究员、副研究员)
工程技术系列岗位(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一)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1.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无师德师风问题,无党纪、行政处分及刑事处罚的记录。
2.身体健康,具备履职的身体条件。
3.研究系列具有博士学位,工程技术系列高级岗位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应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申请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岗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的可以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4.符合具体招聘岗位的其他要求。
(二)相关待遇
1.薪酬待遇: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岗位年薪不低于50万元;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岗位年薪不低于40万元;
2.平台支持:可申请电子科技大学硕、博导资格;可申请深圳市特聘岗位A岗、B岗、C岗,分别提供60万/年、36万/年、24万/年特聘岗位津贴;
3.生活补贴及人才津贴:毕业于世界大学前300强知名院校博士,可申请龙华区一次性生活补贴8万(毕业2年内)、龙华区20万人才津贴(40岁以下);
4.科研启动及安家补贴:若为博士后出站来院工作的,可申请市、区科研启动经费30万、安家补贴30万;具有不少于2年海外博士后经历可申请上级引才计划,最高90万科研资助、一次性安家费30万;
5.其他待遇:协助申请“鹏城优才卡”,协助解决子女入学,享受深圳市医疗、安居出入境、小汽车增量指标等待遇。可按有关规定申请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
英才博士后岗位
英才博士后-骨干科研一体化岗位
(一)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1.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2.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可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
4.符合相应科研成果条件。
(二)相关待遇
	1.薪酬及职业发展:年薪不低于40万,聘期“2+
2.人才津贴:毕业于世界大学前300强知名院校博士,可申请龙华区20万人才津贴;
3.科研支持:龙华区博士后重点科研项目奖励最高20万;研究成果在区转化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次性奖励10万;
4.生活保障:提供院内过渡性住房,协助申请免租入住70平以下的区人才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协助解决子女入学,个人及配偶、子女深圳落户、随迁;
5.科研启动及安家补贴:博士后出站留院工作者,可申请深圳市科研启动经费30万、龙华区安家补贴30万。
二、招聘流程
	1.网络报名。应聘者于
(1)个人简历;
(2)个人身份证;
(3)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证;
(4)国内学历学位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最高学位的《认证报告》;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5)应聘岗位要求的相关资格证书;
(6)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但不限于代表性论文3篇)、重要奖项证明。
2.二级科研机构考查。二级科研机构对应聘者资格条件进行初审、面试考察,在已设骨干科研岗位数内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填写《骨干科研人员(英才博士后)录用审批表》并提供三封同行推荐信。
3.院级考评。高等研究院组织专家评审、政治审查、心理测试、背景调查,院级审议。
4.公示招聘结果。高等研究院根据院级考评、体检结果,确定拟录用人员,并进行公示。
5.办理录用手续。公示无异议人员,办理入职手续。
三、相关说明
应聘人员提供的应聘材料须真实、准确、有效,高等研究院可在招聘各环节对应聘人员应聘资格进行审核,如发现提供虚假材料、隐瞒事实真相等行为,将取消应聘资格;应聘人员聘用后被查明有以上行为的,高等研究院有权与其解除用工关系、予以清退,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后果由本人承担。
四、联系方式
各二级科研机构联系方式详见附件,高等研究院人力资源中心联系方式:深圳市龙华区银星科技园二期三号楼705,陈老师、李老师,0755-21031091,hr_sz@uestc.edu.cn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附件:2024年骨干科研、英才博后岗位需求表
	
| 
				 序号  | 
			
				 招聘机构  | 
			
				 招聘学科  | 
			
				 招聘方向  | 
			
				 联系人  | 
			
				 投递邮箱  | 
		
| 
				 1  | 
			
				 深思实验室  |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  | 
			
				 智能制造、精准结构材料、数字医疗与大健康、低空经济  | 
			
				 张老师  | 
			|
| 
				 2  | 
			
				 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中心  |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 
			
				 宽带信号测试技术、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集成电路测试技术、信号处理等  | 
			
				 赵老师  | 
			|
| 
				 3  | 
			
				 海洋电子信息创新研究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力学、声学  | 
			
				 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嵌入式系统、水声探测与成像、水声定位与导航、水声通信、无人系统导航控制、自动驾驶、组合导航、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海洋新能源装备开发设计、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技术  | 
			
				 魏老师  | 
			|
| 
				 4  | 
			
				 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  |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无人系统的智能感知、计算机视觉、电力电子技术、精密运动控制、智能推理与决策、通信组网等  | 
			
				 贺老师  | 
			|
| 
				 5  | 
			
				 数据智能研究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情感计算、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博弈论、边缘智能、网络资源管理、机器人等  | 
			
				 马老师  | 
			|
| 
				 6  | 
			
				 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 
			
				 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  | 
			
				 网络安全、智能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计算机与软件工程  | 
			
				 游老师  | 
			
				 邮箱:cjyou@uestc.edu.cn  | 
		
| 
				 7  | 
			
				 人工智能工业创新研究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 
			
				 可解释人工智能、世界模型、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机器人,编码理论、智能通讯  | 
			
				 吴老师  | 
			|
| 
				 8  | 
			
				 先进通信与感知研究中心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领域:  | 
			
				 杨老师  | 
			|
| 
				 9  | 
			
				 石墨烯创新与工程研究中心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二维材料制备及器件制备与集成、新能源材料、二维材料制备及器件制备与集成  | 
			
				 李老师  | 
			|
| 
				 10  | 
			
				 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集成电路、环境工程、光学工程  | 
			
				 晶体生长、制备、加工技术及理论、晶体器件设计仿真及失效分析、微声器件、光电器件、智能传感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电化学、电池、电催化材料和器件  | 
			
				 江老师  | 
			|
| 
				 11  | 
			
				 智能感知中心  | 
			
				 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软件工程  | 
			
				 机器视觉、光学增强视觉、听觉、触觉技术的研究  | 
			
				 高老师  | 
			|
| 
				 12  | 
			
				 未来媒体研究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 
			
				 宋老师  | 
			|
| 
				 13  | 
			
				 超分辨检测与新能源研究团队  | 
			
				 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 
			
				 X光显像技术中所需的光学,仪器科学,图像处理等方向、开发储氢结构技术中所需的机械力学机械制造等方向、电化学、金属离子电池等方向  | 
			
				 马老师  | 
			|
| 
				 14  | 
			
				 先进信息系统与智能互联网实验室  | 
			
				 无线通信、光通信、人工智能、计算机与软件编程  | 
			
				 
					计算机视觉、  | 
			
				 何老师  | 
			|
| 
				 15  | 
			
				 高端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制造团队  | 
			
				 半导体、微电子、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集成电路、自动化  | 
			
				 硅基传感器件设计与制造、化合物半导体传感器件设计与制造、集成CMOS传感器微系统芯片设计与制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FPGA开发、嵌入式开发、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 
			
				 胡老师、樊老师  | 
			
				 
					sghu@uestc.edu.cn  |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