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相关领域博士后人才,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单位介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为北京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引领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北京市政府直属公益一类科研事业单位。全院建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4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存机构,13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农业部检测中心,5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中心、19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市级工程实验室、1个具有国际种子质量检测资质认证实验室(ISTA)。先后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等30余国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建有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9个。
全院设有15个专业研究所(中心),拥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600余人,业务领域涵盖农林牧渔各方面。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特别是在种业创新、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科技赋能首都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及“环境与生态学”三门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植物与动物学”在全球1889个一流科研机构中位列第251位。
“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以上各类政府科技奖励16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一等奖37项。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成果3700余项,其中,审定、鉴定、认定品种465个;新兽药证书5个(一类证书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237项;制定标准176项;专利授权1888项;发表SCI论文1425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2年10月设站,2013年获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多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对入站人员的服务管理,致力于创造一流的科研创新环境、平台条件和学术交流机会,探索出的“六道彩虹”过程管理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2010年、2015年、2020年连续三个评估周期被评为全国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招收条件
1.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学术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
2.近3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2025年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外籍博士后除满足以上条件外,一般还应具有良好中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4.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得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严控“三类人员”进站做博士后研究。
三、工作条件及待遇
1.我院博士后分为科研博士后、远大博士后和国际博士后三类,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科研博士后年收入20万(税前)起,远大学者博士后年收入30万(税前)起;国际博士后薪酬待遇按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标准执行;按规定为博士后缴纳社会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单位同类人员;
2.远大学者博士后、国际博士后提供博士后公寓;科研博士后由各招收单位解决住宿需求;
3.协助解决子女入托问题,享受农科院职工子女同等待遇;
4.博士后中期考核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奖励;
5.博士后在站期间,认定为中级职称;
6.优秀的博士后出站可优先留院工作;其中特别优秀的远大学者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办法执行,享受相应等级引进人才待遇。
四、研究项目及招聘计划
附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025年度博士后招收需求表
序号 |
招聘单位 |
合作导师姓名 |
招聘人数 |
招聘岗位 |
1 |
蔬菜所 |
温常龙 |
2 |
蔬菜遗传育种 |
2 |
蔬菜所 |
于拴仓 |
1 |
白菜生物育种 |
3 |
蔬菜所 |
张洁 |
1 |
西瓜分子育种 |
4 |
蔬菜所 |
许勇 |
2 |
西甜瓜分子育种 |
5 |
蔬菜所 |
任毅 |
2 |
西甜瓜糖分品质分子机制及育种应用 |
6 |
蔬菜所 |
苏同兵 |
1 |
白菜类作物分子育种 |
7 |
蔬菜所 |
王永勤 |
1 |
蔬菜遗传育种 |
8 |
蔬菜所 |
李佩荣 |
1 |
白菜生物育种 |
9 |
蔬菜所 |
王桂香 |
1 |
蔬菜遗传育种 |
10 |
蔬菜所 |
李少芳 |
2 |
蔬菜功能基因组学 |
11 |
蔬菜所 |
康俊根 |
1 |
蔬菜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 |
12 |
蔬菜所 |
张晓芬 |
1 |
蔬菜分子育种 |
13 |
蔬菜所 |
王正 |
1 |
蔬菜遗传育种 |
14 |
蔬菜所 |
梁毅 |
1 |
蔬菜分子遗传育种 |
15 |
蔬菜所 |
李常保 |
1 |
番茄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方向 |
16 |
蔬菜所 |
刘宁 |
1 |
蔬菜功能基因组学 |
17 |
林果所 |
张军科 |
1 |
苹果砧穗互作机理研究 |
18 |
林果所 |
孙浩元 |
1 |
杏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19 |
林果所 |
孙磊 |
1 |
葡萄遗传育种 |
20 |
林果所 |
王桂霞 |
1 |
草莓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
21 |
林果所 |
张强 |
1 |
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发 |
22 |
林果所 |
鲁绍伟 |
1 |
遥感技术研发/森林生态 |
23 |
林果所 |
金万梅 |
1 |
园艺植物分子生物学 |
24 |
林果所 |
潘青华 |
1 |
枣树研究技术岗 |
25 |
林果所 |
任飞 |
1 |
桃种质资源与育种 |
26 |
林果所 |
王玉秋 |
1 |
林果分子育种 |
27 |
玉米所 |
赵久然 |
1 |
玉米遗传育种 |
28 |
玉米所 |
赵久然 |
1 |
关键基因挖掘及机理解析 |
29 |
玉米所 |
王凤格 |
1 |
植物分子检测 |
30 |
玉米所 |
田金歌 |
1 |
玉米遗传育种 |
31 |
玉米所 |
卢柏山 |
1 |
玉米遗传育种 |
32 |
玉米所 |
刘亚 |
1 |
基因编辑技术研发 |
33 |
小麦所 |
唐益苗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34 |
小麦所 |
张立平 |
1 |
小麦雄性不育机理与分子育种 |
35 |
小麦所 |
庞斌双 |
1 |
小麦分子育种 |
36 |
小麦所 |
高世庆 |
1 |
小麦抗逆基因编辑分子育种 |
37 |
草花所 |
范希峰 |
1 |
草资源遗传育种 |
38 |
草花所 |
范希峰 |
1 |
草本植物栽培技术 |
39 |
草花所 |
范希峰 |
1 |
花卉遗传育种 |
40 |
草花所 |
张秀海 |
1 |
花卉遗传育种 |
41 |
草花所 |
张秀海 |
1 |
花卉次生代谢物研究 |
42 |
草花所 |
王庆海 |
1 |
城市绿地质量提升技术研发 |
43 |
草花所 |
黄丛林 |
1 |
功能菊花生物育种 |
44 |
草花所 |
郭强 |
1 |
草类植物遗传育种 |
45 |
草花所 |
杜运鹏 |
1 |
花卉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
46 |
草花所 |
杜运鹏 |
1 |
花卉基因组学 |
47 |
草花所 |
杜运鹏 |
1 |
花卉生物育种 |
48 |
水产科学研究所 |
胡红霞 |
1 |
鱼类繁殖生理岗 |
49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李永清 |
1 |
畜禽重组疫苗技术研发 |
50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冯涛 |
1 |
家畜繁殖调控 |
51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王晶 |
1 |
动物营养 |
52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初芹 |
1 |
动物遗传育种 |
53 |
植保所 |
燕继晔 |
1 |
果蔬真菌病害绿色防控 |
54 |
植保所 |
王守现 |
1 |
食用菌遗传育种 |
55 |
植保所 |
赵尔成 |
1 |
农药残留风险评估 |
56 |
植保所 |
王晨芳 |
1 |
果蔬真菌病害绿色防控 |
57 |
植保所 |
魏书军 |
2 |
害虫种群基因组学/害虫灾变机制 |
58 |
植保所 |
王甦 |
1 |
枣疯病发生机制及防控技术研发 |
59 |
植保所 |
王甦 |
1 |
作物抗蚜虫、叶螨关键基因机理解析 |
60 |
植保所 |
刘宇 |
1 |
食用菌遗传生理 |
61 |
植保所 |
韩平 |
1 |
农业绿色安全生产与标准化 |
62 |
植保所 |
徐希莲 |
1 |
蜂授粉技术研究 |
63 |
资环所 |
杜连凤 |
2 |
农业生态系统碳氮磷迁移转化、面源污染监测与污染减排 |
64 |
资环所 |
何文天 |
1 |
作物抗逆调控机制 |
65 |
资环所 |
何文天 |
1 |
农田固碳减排 |
66 |
资环所 |
孙钦平 |
1 |
废弃物处理与农田利用 |
67 |
资环所 |
李红 |
1 |
地膜污染监测与评价 |
68 |
资环所 |
肖强 |
1 |
土壤保育技术研发 |
69 |
生物所 |
王旭明 |
1 |
环境微生物 |
70 |
生物所 |
仇天雷 |
1 |
微生物组学/微生物工程 |
71 |
生物所 |
高敏 |
1 |
空气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大气化学 |
72 |
生物所 |
谢华 |
1 |
生菜功能基因组研究 |
73 |
生物所 |
谢华 |
1 |
生菜重要性状遗传基因解析 |
74 |
生物所 |
李瑞芬 |
1 |
生物育种 |
75 |
生物所 |
魏建华 |
1 |
谷子遗传育种 |
76 |
生物所 |
刘贵明 |
1 |
合成生物学 |
77 |
生物所 |
刘贵明 |
1 |
合成免疫学 |
78 |
生物所 |
张中保 |
1 |
生物育种 |
79 |
生物所 |
王宏芝 |
1 |
木材和次生壁合成机制解析 |
80 |
加工所 |
赵晓燕 |
2 |
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 |
81 |
加工所 |
秦培友 |
1 |
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 |
82 |
加工所 |
王清 |
1 |
蔬菜品质保持与冷链流通 |
83 |
加工所 |
张超 |
1 |
农产品加工 |
84 |
质标所 |
李成 |
1 |
新污染物检测技术与风险评估 |
85 |
质标所 |
陆安祥 |
2 |
污染治理技术研发 |
86 |
质标所 |
王蒙 |
1 |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
87 |
质标所 |
徐笠 |
1 |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与效应 |
88 |
数经所 |
罗长寿 |
1 |
农业智能化技术研究与研发 |
89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农业机器人 |
90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光谱分析与测量机理 |
91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植物表型组学 |
92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作物表型组学 |
93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作物表型组学 |
94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畜牧信息化 |
95 |
信息中心 |
赵春江 |
1 |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 |
96 |
装备中心 |
赵春江 |
1 |
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 |
97 |
信息中心 |
郭新宇 |
1 |
作物结构功能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
98 |
信息中心 |
郭新宇 |
1 |
作物表型大数据获取解析技术装备研发 |
99 |
信息中心 |
李瑾 |
2 |
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 |
100 |
信息中心 |
王开义 |
1 |
智能育种技术 |
101 |
信息中心 |
李奇峰 |
1 |
畜禽数字化养殖技术 |
102 |
信息中心 |
杨信廷 |
1 |
农产品智慧供应链 |
103 |
信息中心 |
刘玉 |
1 |
国土综合整治技术 |
104 |
信息中心 |
刘玉 |
1 |
乡村特色农用地智能管控技术 |
105 |
信息中心 |
潘瑜春 |
1 |
时空大数据分析 |
106 |
信息中心 |
顾晓鹤 |
1 |
耕地产能监测 |
107 |
信息中心 |
李存军 |
1 |
耕地质量监测 |
108 |
装备中心 |
翟长远 |
1 |
精准施药技术 |
109 |
装备中心 |
翟长远 |
1 |
果园智能装备技术 |
110 |
装备中心 |
李爱学 |
1 |
植物小分子传感器 |
111 |
装备中心 |
罗斌 |
1 |
种子及作物信息无损检测技术装备研发 |
112 |
装备中心 |
张瑞瑞 |
1 |
航空施药技术研究 |
113 |
装备中心 |
张瑞瑞 |
1 |
航空施药技术研究 |
114 |
装备中心 |
张林焕 |
1 |
农业传感器技术研究 |
115 |
装备中心 |
陈立平 |
1 |
航空施药技术研究 |
116 |
装备中心 |
陈立平 |
1 |
航空施药技术研究 |
117 |
装备中心 |
黄文倩 |
1 |
种子质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
118 |
装备中心 |
李江波 |
1 |
智能包装材料 |
119 |
装备中心 |
李江波 |
1 |
智能包装材料 |
120 |
装备中心 |
熊亚 |
2 |
农业机器人技术研究 |
121 |
装备中心 |
董大明 |
1 |
光谱学传感技术 |
122 |
装备中心 |
董大明 |
2 |
传感器的新材料、新原理与新方法 |
123 |
装备中心 |
冯青春 |
1 |
农业机器人技术研发 |
124 |
装备中心 |
李斌 |
2 |
畜牧智能化技术及装备 |
125 |
装备中心 |
郑文刚 |
1 |
智慧水肥技术及测控装备 |
126 |
装备中心 |
魏晓明 |
1 |
智慧设施园艺技术及装备 |
127 |
装备中心 |
孟志军 |
1 |
农机自动驾驶与智能农机装备技术 |
128 |
装备中心 |
孟志军 |
1 |
精准农业与智能农机关键技术 |
129 |
装备中心 |
孟志军 |
1 |
智能农机装备 |
130 |
装备中心 |
孟志军 |
1 |
智能化精密播种技术 |
131 |
装备中心 |
付卫强 |
1 |
农业智能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
五、进站流程
1.博士后全年招收,随时接收申请;有意进站做博士后研究人员,应积极先与岗位联系人取得联系并向相关邮箱投递简历,双方取得合作意向后,按照院博士后管理规定办理进站手续。博士后进站后,先按科研博士后管理。
2.当年进站或拟进站博士均可申报远大学者博士后,入选资助期限为2年。
申报者需满足下列两项条件之一:
1)两名院士或三名院外知名专家(至少1名院士)署名推荐信;
2)发表过Q1区SCI论文且IF>8。
3.远大学者博士后评选按申报人数情况安排,一般为一年两次。
六、招收单位政策咨询联系方式
序号 |
单位 |
联系人 |
电话 |
电子邮箱 |
1 |
蔬菜所 |
丁老师 |
81127117 |
dingli@nercv.org |
2 |
信息中心 |
张老师 |
81128596 |
zhanghua@nercita.org.cn |
3 |
装备中心 |
张老师 |
81128596 |
zhanghua@nercita.org.cn |
4 |
林果所 |
郑老师 |
62591506 |
lgsrsk@baafs.net.cn |
5 |
植保所 |
张老师 |
81127615 |
zhangbaoxiang@baafs.net.cn |
6 |
畜牧所 |
朱老师 |
81127420 |
zhushanshan@baafs.net.cn |
7 |
资环所 |
戴老师 |
81127506 |
dailina@baafs.net.cn |
8 |
玉米所 |
陈老师 |
81127997 |
yms@baafs.net.cn |
9 |
小麦所 |
李老师 |
81127910 |
liyanmei1@baafs.net.cn |
10 |
草业花卉所 |
韩老师 |
81127878 |
chs@baafs.net.cn |
11 |
生物所 |
李老师 |
81127418 |
lihongli@baafs.net.cn |
12 |
质标所 |
付老师 |
81127710 |
fuhailong@baafs.net.cn |
13 |
加工所 |
马老师 |
81127353 |
mayue@iapn.org.cn |
14 |
数据经济所 |
刘老师 |
81127789 |
nicole229@126.com |
15 |
水产所 |
董老师 |
67583480 |
dongying@baafs.net.cn |
16 |
院博管办 |
任老师 |
81128140 |
renwen@baafs.net.cn |
欢迎全球优秀博士进站做博士后研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2025年2月24日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QADNS5POF7OiHU2V_C_5Q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