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至今,中央赴赣博士服务团工作已走过了16个春秋。和着振兴革命老区的时代旋律,16批次、181名博士先后来到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辛勤耕耘、各展所长,成为当地科技攻关的“参谋员”、与发达地区交流的“连心桥”、把脉献计的“智囊团”,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展抱负——
红色的土壤更“肥沃”
“我愿意留在这里,因为我对这片红色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01年,北京医院普外科医生时军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服务锻炼。初到医院,他就被委任为副院长,并担纲肝移植技术的领头人。
江西是乙肝高发区,为了把肝移植手术技术带给当地百姓,时军常常学习工作到深夜,烧坏三把电水壶的故事在医院传为佳话。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他的主持下,医院开展了全省首例急诊抢救性肝移植手术,并组建了第一个建制完整规范的器官移植团队。
“如果当时没有院领导所给予的信任,我是不可能做出这番成绩的。”挂职结束后,时军选择留在江西,如今已经成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16年来,江西始终把博士服务团工作作为柔性引才和造就人才的品牌项目来打造。坚持“按需选派、专业对口”的原则,将博士们安排到省直部门和地市担任领导职务,积极为其搭建平台,放手使用。
“实践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土壤’、良好的‘环境’和真心的‘呵护’,博士服务团就可以在红土地上生根开花。”江西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邹市长的一个建议,让我们每亩地多赚了1000元。”井冈山柏露乡下垅村党支部书记陈旺珠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他提到的“邹市长”,便是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邹芳刚。
下陇村地处罗霄山脉深处,黄洋界脚下,既是革命老区,也是省级贫困村。去年,农学博士邹芳刚来到当地挂点扶贫,很快发现了症结所在。下陇村耕地零散、落差大、耕作条件非常复杂,村民在这里种水稻,用工成本高但产量却不大,收入自然上不去。
经过反复沟通,他说服村里发动村民拿出20亩地试种鲜食玉米、特用甘薯等利于轻简栽培的经济作物。同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平台,负责统一收购和销售。一年来,试种取得成功,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7万元,下陇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示范村。
牵红线——
打造各类资源的汇聚地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就能办成很多事。”从国家能源局到赣州市,第16批博士服务团团长魏青山成了赣南的一座对外桥梁。
在他的协调努力下,国家能源局下发文件,明确表示将加大对赣州设立能源重点实验室、城乡电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并批准总投资120亿元左右的两座电厂落户赣南。
前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正如魏青山所言,在前方挂职的是一个人,背后却有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挂职博士们广泛内引外联,努力把个人优势、背靠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教育合作利在千秋。第11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李培生,促成江西省政府与武汉大学签署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资金进赣助推崛起。第14批在江西上饶服务锻炼的何百磊,促成国家开发银行与江西省签订了保障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意向资金达1300亿元。
重大项目落地有声。第15批挂职博士樊宝洪,为铅山和余干两县引入投资近8亿元的光伏发电厂建设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16批次赴赣博士服务团共为江西引进项目217个,引入资金455.3亿元,促成签订各式合作协议73项,形成了各类资源不断流向江西的生动局面。
育人才——
留下带不走的博士团
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孙涛来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后,在科室里收了6个徒弟,专题讲座、病例讨论、手术指导……他把关键技术倾囊相授,尽可能多地帮助当地医生提升业务水平。
“挂职总有期限,我要利用所有时间,带出更多本地人才。”孙涛意识到,只有把先进的理念、技术留在江西,才能切实满足老区群众对先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渴求。在他的指导下,医院疼痛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和新业务,还前所未有地吸引了4名进修医生前来学习。
2014年4月23日,由赣州市人民政府与江西理工大学共建的赣州市金融研究院正式挂牌,从学院筹建到项目管理、课题申报,第13批挂职博士马洪范亲力亲为,还兼任了首任院长。
如今,这所研究院已步入良性运转轨道,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开阔思路和专业能力的本地金融人才,为江西的振兴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博士们视野宽广、观念先进、了解产业发展方向,为更好地让他们贡献智慧,江西多次采用培训学习、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博士们加快对省情市情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博士们瞄准产业升级、基础建设、体制机制建言献策,为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王伟,创造性地提出了瑞昌市电子商务发展“12345”战略,为当地电商产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第16批在江西上饶服务锻炼的王万征,在调研全国293个智慧城市试点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多项政府文件,为上饶大数据产业发展强化了政策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16年来,博士们共组织或参与起草政策性文件108份,撰写调研报告172篇,提出合理化建议305条,为江西的战略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今天,老区红色的土地上,博士们播撒下的智慧种子,正拔节吐穗,散发阵阵馨香。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