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吕鉴蕾 通讯员徐华汉、梁焱)12月28日,黄石市召开全市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上下发了四项人才政策,文件盖章落款时间均为今年12月。黄石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政策亮点解读。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十四五”开局之际,密集出台4项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黄石以满满的诚意,不断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政策体系。
既是“加强版”,也是“升级版”
“这既是我市人才政策的‘加强版’,也是‘升级版’,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广聚各方英才的决心和诚心。”黄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范斌开口道。
据了解,上述四项人才政策具体为《关于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聚才用才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才聚荆楚·智汇黄石”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在黄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实施办法》和《黄石市“双创战略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这是官方表态,更是行动部署;这是“真金白银”,更是真心实意。
范斌进一步指出,这四项人才政策的出台,是在全面总结全市人才工作经验基础上,广泛进行调研分析,集中各方面意见和智慧形成的,是黄石市招才引智、聚才兴业的重要举措。
通过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集聚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黄,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更好地为黄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既有“系统性”,更有“含金量”
那么,新鲜出炉的人才政策“大礼包”又有哪些新亮点呢?范斌介绍,主要有“体现了系统性”“提高了含金量”和“突出了精准度”三大特点。
近年来,黄石市先后推出了“东楚英才计划”“招硕引博计划”“新黄石人计划”等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新制定的四项人才政策,既体现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再深化,也体现了人才政策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其中,“双创战略团队”建设、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等政策措施填补了黄石市政策空白;引进高校毕业生、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创新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是对原有政策的升级优化。
而在含金量方面,四项人才政策共涉及人才补助、生活配套、引才奖励、项目扶持等多项政策资金,都是惠及人才的政策红利,真正做到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聚才。
至于精准度方面,四项人才政策始终注重聚焦产业链,聚焦创新驱动,从“引育用留”各个方面大胆创新政策举措,激励和引导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向重点产业链企业聚集,营造“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良好局面。
既能“抢过来”,更能“抢着来”
这次推出的黄石人才新政,始终聚焦产业,惠及各类人才。具体到政策内容上,新出台的四项人才政策更是有不少创新和突破。
如,在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方面,对重点产业链中的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可实行“一企一策”,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等方面定制个性化支持政策。对重点产业链企业新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团队,经申报认定为市级“双创战略团队”,按不同梯次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经费支持。对新引进的高端人才团队在重点产业链科技攻关、共有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按“一事一议”方式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助。
在高校毕业生引进方面,对毕业5年内的非在黄高校毕业生来黄求职,可在黄石享受10天免费住宿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对初次在黄石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缴纳社保满3个月,发放2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对新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等高学历紧缺人才,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一次性的生活补贴。
在青年人才培育方面,立足于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采取企业举荐的形式,遴选市级重点产业链企业青年拔尖人才,“一对一”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三年培养期内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以奖励的形式全额补助。
一方面是把人才政策落实,一方面是把人才生态做优。范斌寄语道:“我们希望全社会共同发力、同频共振,激励各类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