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资讯动态 > 高层动态 > 河海大学牵头获批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关注微信

河海大学牵头获批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时间:2024-01-16来源:河海大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佚名

近日,2023年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评审立项工作基本收官

河海大学牵头获批

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年度立项数量创历史新高

立项项目涵盖5大专项

凸显了学校在服务国家“江河战略”

双碳目标、公共安全

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特色优势

1.“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

针对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融合和健康水系统构建,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流域管理创新、典型区域和小流域集成示范,支撑长江、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与治理能力的实质性提升,形成重点典型流域水系统治理范式,并进行推广应用。通过专项研究,力求为长江黄河水资源调控和承载力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用水需求保障、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修复及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流域为主体的治理与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探索性经验。

 

2.“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瞄准世界公共安全科技前沿,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目标要求,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与事故防控、处置救援装备与综合支撑技术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和应用示范,实现重大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事件精准监测、精确预警、精细防控、高效救援,支撑“平安中国”战略实施。

 

3.“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

聚焦国家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大需求,以环境质量改善和气候变化协同应对为牵引,以多目标和多污染物协同调控为抓手,阐明区域大气PM2.5-O3污染和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机理及其气水土污染的相互影响,研发环境多要素立体监测预警、污染源实时智能监管、污染物全流程高效协同治理、土壤与地下水复合污染绿色修复成套技术及装备,构建多污染物、多介质、跨行业精细化治理技术体系和产业化新模式,在典型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技术及工程示范,“提气、降碳、固土、防风险”,为实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提升土壤与地下水安全利用水平、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4.“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

聚焦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升级和大规模开发的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强基础、谋前沿、重交叉,突破新型和薄膜光伏电池、可量产高效晶硅电池,新型大功率风能利用、深远海超大型风电机组以及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等系列关键技术,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前沿与瓶颈技术问题,全面提升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燃料等可再生能源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光伏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生物质制备燃料实现产业化及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开发利用。

 

5.“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通过支持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为2022.12.11-2023.12.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当前我国最高级别的研发项目,主要解决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进行自由申报和竞争立项。近年来,河海大学聚焦“四个面向”,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以有组织科研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主动谋划、提前布局、深度培育、全力保障,紧密协同行业院所、高校、企业等优势力量,组建交叉创新攻关团队,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能力,积极主动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十四五”以来,河海大学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项(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2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3项),承担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9项。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