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论点
- 2016-01-25 圆珠笔笔头依赖进口:科技创新能否打破制造困局
- 2016-01-22 张卫红:因热爱而科研 因理念而卓越
- 2016-01-22 高校青年教师陷科研教学双重压力 晋升难度大
- 2016-01-22 构建人才工作共建共享共管机制
- 2016-01-22 徐飞:让创新创业成为内在生长的基因和信仰
- 2016-01-22 基金委主任杨卫:基础研究是创新的供给侧
- 2016-01-21 改善科研环境不能只做看客
- 2016-01-21 中科院:科研评价不唯论文重产出
- 2016-01-21 “脏”论文问责或成悬案:无奈的评价体系
- 2016-01-20 评论:仅靠职称改革培养不了“口碑教授”
- 2016-01-20 新知新觉:从文化视角看大学改革
- 2016-01-20 裴钢:建设“两个一流”不能“千校一面”
- 2016-01-20 张柏春:科学是精英事业不靠“人海战术”
- 2016-01-19 人才考核要“显绩”“潜绩”并重
- 2016-01-19 莫让创新园区“穿新鞋走老路”
- 2016-01-19 创新,托举人才发展新起点
- 2016-01-18 “学生喜欢你,才是最重要的事”
- 2016-01-18 高校学生评教:名存实亡
- 2016-01-18 农家子弟上重点大学今年将再增万人
- 2016-01-15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实现人才引进最大效能
- 2016-01-15 人民日报:科研经费改革应促进学术活力
- 2016-01-15 “名校学渣”自述心路 有心态失衡有成功逆袭
- 2016-01-15 中青报: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 2016-01-14 万钢:坚持创新驱动 强化科技引领
- 2016-01-14 专访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优化学术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 2016-01-13 “千人专家”裴瑞琳:让“超导”为产业“加油”
- 2016-01-13 让“双创”成为人才的孵化器
- 2016-01-13 专家答疑:国家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怎么查
- 2016-01-13 专访严晋跃教授:做科研 分享才能真正获得
- 2016-01-13 面对“办学缺钱”:中国大学如何补上“募款”课
关注微信

更多>>
人才工作
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 共创美好
本报上海11月6日电(记者黄晓慧、喻思南)6日,在上海开幕的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首届世界顶尖科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