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拔尖人才 > 拔尖人才是这样炼成的

关注微信

拔尖人才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13-09-30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91boshi

  教师节前夕,装甲兵工程学院推荐表彰的70余名优秀教员标兵、院校育才奖对象中,青年教员占据大半;近3年来,该院获得的10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奖项中,一大批青年才俊频频跻身其中。这是该院着眼打造高素质人才群体实施政策机制创新带来的结果。

  高职编配失衡、队伍活力不足,曾一度影响学院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质量。学院党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在总装范围内率先实行高职定岗定位职称评审,构建出专业技术干部核心业务能力量化考评体系,区分教学、科研、学术三大项,依托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业绩填报、量化打分,让续任和晋升人员依据高职指标在平等条件下竞争,能者上,平者下,大家心服口服。政策实施以来,该院13名高职未能续任,13名优秀年轻干部相应晋升。

  该院开辟拔尖人才“成才绿色通道”,实行领军人才和“双百计划”培养对象直接参评高职和选升,在推荐奖励、出国访学、技术等级选升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去年6月,结合编制调整,该院选拔年轻优秀教员担任系室领导,平均任职年龄由42岁降至38岁,一批35岁左右的优秀技术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借助完成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时机,学院优先安排有突出贡献、发展潜力大的青年科技干部主持重点学科、重点科研项目,放手让他们挑大梁。该院博士魏世丞,毕业后来到该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导师徐滨士院士看他是个好苗子,建议学院委以重任。不到30岁的魏世丞,牵头开展装备热喷涂技术研究。历经10年攻关,魏世丞博士带领课题组研发了集智能控制、逆变电源、数值仿真等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设备,该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年仅39岁的魏世丞已是总装首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者、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近年来,该院一批高素质青年科技骨干中,先后有37人遴选为总部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有85人列为总装“1153”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3人获“求是奖”,2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作战部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荣获首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