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拔尖人才 > 湖南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开创“唯实用才”新风尚

关注微信

湖南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开创“唯实用才”新风尚

时间:2012-07-11来源:红网 作者:91boshi

  当前,干部选拔是公众和舆论关注热点,公信力屡屡面临考验。7月8日,笔者因为在媒体上发表过一些评论有些地方干部选拔中客观存在问题的文章,反而“中了头奖”,有幸和约30多名临时被抽来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成为湖南省2012年公开选拔省管优秀年轻干部面试的“观察员”。现将现场观察的情况和感受,作一记叙,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惟楚有才”的新注释

  “惟楚有才”,此语人们耳熟能详,据说有些湖北老乡和湖南老乡还在争辩它的“版权归属”。通过此次现场观察湖南省省管优秀年轻干部面试,不能不让人感慨,“惟楚有才”,还是“于斯为盛”哪。

  据了解,此次面试入围考生中,有博士68人、硕士46人,占总人数的88.3%;正高职称28人、副高职称52人,占62%;35岁以下20人,36岁至40岁的66人,占66.7%。不过,我历来主张干部选拔不能搞“唯学历论”、“唯文凭论”,否则难免选出一些“高分低能”者,也对那些虽无高文凭但在实干苦干中增长了才干的干部不公。然而,从现场观察来看,此次参加面试的考生,可谓是“学历与实干齐飞,文凭共苦干一色”。

  “张口就来,张口就来,我题目刚念完他就回答,连思考都不需要!”现场屡屡听到,一些考官对考生的“反应敏捷”赞叹不已,一位主考官说起某位竞争公安厅副厅长的考生不禁“连连摇头”。这名考生最后得了现场最高分。

  我重点观察的岳阳市副市长和省公安厅副厅长选拔两场面试中,考生都获得了70多分以上的较好成绩。实际上,我觉得面试的题目都有相当难度,有些题目看似谈这一类问题,其实却是重点测评考生的另一种能力,但基本上考生们都能答中要点,准确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可行对策。

  有道题颇显刁钻,是问考生面对工作中已经出现的错误怎么办。考生们几乎都说,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慎重行事,不能随便“得罪前任”和相关同事,但同时更强调,要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以事业为重。我感觉,这些本身已经担负了一定领导职务的考生,可谓“人情练达”,很重视机关和谐、班子团结,都“很务实”、“很老练”,但绝不愿“和稀泥”,做“官油子”。

  “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谈起基层工作往往感慨不已。有个考生以自己“也曾是下岗工人的儿子,然后又是拆迁户的儿子,作为平头百姓子弟走到今天”的切身经历,来将心比心地说群众关心的问题。他也得到了他那场面试的最高分。

  通过观察这次面试,我想,对“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句话中的“才”,应该有新的理解: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才”的意思,而应该包含“德才兼备”的内涵,因为只有“德才兼备”方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才”,正如树木仅仅高大繁茂还不够,只有那些既高大繁茂又木干挺直的树木才能真正成“材”。

  “唯公举才”的新探索

  这次面试工作的组织,可谓得辩证法之趣:以管理上对“细节”的严格要求来保证选拔公正公平的“大节”,以严格“考考官”来促进公平“考考生”。

  说说“细节”。考场门口由穿制服的人把守,我想一般的保安也就可以了,走近看才知是公安民警;所有人进入考场后面试开始,面试结束后就再也不许走出考场;我们这些“观察员”集中后,再临时抽签分配考室;每场面试的试题,都是当着考生的面开封;每名考生进场,主考官都认真讲解面试要求;主考官提醒各位考官,给考生亮分前务必再审核一遍;每场考试给第一个考生打分前考官们都要讨论出合理标准,以免让任何一个考生吃亏或者“占便宜”;每名考生面试结束后都当场亮分;现场全程录像;考室里的空调温度,都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以免影响考官和考生情绪,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决定大节,这些管理上的“细节”不含糊,确保了面试公正公平的“大节”不打折。

  说说“考考官”。我开始以为,我们这些“观察员”也就是现场看看做个见证而已。到了考场,每个“观察员”都被发给了一张表,原来是要对考官们的表现作出评价:是满意、比较满意还是不满意,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是哪个考官,不满意的又是哪个考官;考官们给考生打的分数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考生得低分原因是什么,得高分原因又是什么;观察员对改进面试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建议,等等。这也就相当于考官们在对考生进行面试的同时,他们自己也要接受“观察员”的“面试”。此外,还有巡考工作人员到各考场观察,以确保面试顺利进行。每个考场还有省纪委的同志全过程监督,确保程序规范。以现场“考考官”来促进考官们负责“考考生”,这个创新搞得好。

  我还擅自增加了一个对考官“面试”的项目:在下午的省公安厅副厅长面试中,在了解题目评分标准后,我也依照标准给面试考生现场打分。我给最后三名考生依次打了82分、78分和87分,结果基本上和现场各位考官给出的分数相同或近似。这说明,考官们在打分时确实是严格按照考题要求,实事求是地给予评判。出来后,我又特意问了另外几名“观察员”,他们也都表示,面试是公正公平的。

  据了解,这次面试全部由中组部指派外省考官,49名考官没有一个来自本省,所有考官上飞机时才知道自己是到长沙来担任考官工作,现场抽签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具体分组。今年的公开选拔面试,还由单一的结构化面试向评价中心技术的综合运用转变,即在一问一答式的结构化面试后,还有针对应聘党政职位考生所设计的人机对话测试,以及针对应聘企业职位考生所设计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应该说,这些创新举措,是对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再三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落实,它做到了既“唯才是举”更“举才唯公”。唯有公开公正公平,才能保障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唯实用才”的新风尚

  “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欧阳修)选才的同时就应该前瞻用才的要求。从现场观察来看,应该说,这次湖南省省管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很好地贯彻落实了省委书记周强在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要求:“从战略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让肯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

  这次选拔确实贯彻了湖南省委的“战略高度”要求。面试是一次赛场选马,不可能每个考生都是考场上的获胜者,但没有考生会是考场上的失败者,因为,即使是那些面试得分略微低于“同学”的考生,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和才华。因此,湖南省委省政府这次可谓是“赚大了”:通过这次选拔考试,不仅将选拔一小批优秀年轻干部,更将发现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为湖南推进“四化两型”、力争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宏伟战略,进一步做好干部人才上的储备。

  通过现场观察,我觉得,无论是这次选拔的还是为今后储备的,都是实干型、实用型人才。首先,从每场考试的五个面试题来看,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纯理论题,每个题目都非常富有针对性,都涉及时下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热点问题、突出难题,要求考生能够密切联系实际、尤其是湖南实际进行作答。因此,能够在这次面试中顺利过关、取得较好成绩的考生们,无疑个个都表现出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比较突出的务实精神,考的是真才实学而非夸夸奇谈,考“干才”而非考“口才”。这颠覆了我对以往干部选拔面试的印象。

  其次,从这次湖南省拿出来张榜纳贤的岗位来看,可以说都是一些很重要、很能干事创业的“好岗位”。诸如我所重点观察的岳阳市副市长和省公安厅副厅长这样的岗位,显然都不是“喝喝茶看看报”的活。而面试考题,也都是紧紧围绕这些岗位的要求来命题的。这样一来,就只有那些长期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摸爬滚打、掌握实情、能干实事、想干实事的考生,才能够杀出重围。

  考官在现场评价有位考生就说:“他背的东西较多,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可能就弱些。”因此,尽管这名考生最后获得的分数也不错,但毕竟还是稍逊一筹。可以说,那些擅长于死记硬背的“考试专业户”,即使通过了笔试,也肯定会在这轮面试中被拦住。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一心为公、敢抓敢管、埋头苦干、老实正派的优秀干部选拔任用起来,不让老实人吃亏”,应该说,从我所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次湖南省省管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是“说到做到”,进一步营造了“用人唯实”、“唯实用才”的新风尚,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精神。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近年来,湖南省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积极探索,力度颇大,有些经验还获得中央肯定,影响深远,可谓形成了一种“湖南现象”,这次公开选拔考试可谓又一成功创举。长江平则洞庭静,贤能举则三湘兴。如此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和选人环境,势必为湖南在中部率先崛起夯实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