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地方引才政策 > 贵阳人才特区聚贤纳良

关注微信

贵阳人才特区聚贤纳良

时间:2013-05-2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第一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在贵阳市落下帷幕,作为承办方,贵阳在这次人博会“拔得头筹”,共吸纳69名博士、844名高层次人才留在贵阳创业,有13个项目落地贵阳。

  近年来,贵阳加大在人才规划、人才开发、人才引进方面的建设,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纳贤才,打造贵州人才特区,逐步摸索出一条聚才、用才、励才的人才工作新道路。

  创新机制

  设立“特区”聚人才

  2012年5月,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份特别的文件,决定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人才特区,通过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以人才优先发展助推重点产业发展和“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特区”首先特在产业发展扶持和人才自主创业上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对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高新区采取税费减免、税收奖励、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资助科技成果转化等措施,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帮助人才创业成功、企业做大做强。

  政策优惠同时,“特区”还给予创业资助。高新区将人才引进与项目落地、企业创办、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和推动高层次人才向产业和生产一线聚集。对“两院”院士、国家“人才”专家、博士研究生以及掌握关键技术的急需人才等创办企业,从启动资金、工作场所和住房公寓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据了解,贵阳“1020”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共资助了人才特区的第一批国家“人才”入选者高潮博士团队以及胡平生博士、程潜博士等8个创新创业团队,资助金额达1283万元。

  “刚柔”并济

  千方百计引人才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贵阳对拥有“贵州情结”的留学归国人才和国内高端产业人才进行梳理并专访,引进了20余名有“贵州情结”的留学归国人才创办企业。

  胡平生博士是瑞典籍贵阳人,其所带领的团队因创造治疗肿瘤的sentoclone技术享誉世界。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新区得知胡平生回来探亲,便多次与其联系洽谈,热情和不懈努力打动了他,最终胡平生偕同是瑞典皇家医学院毕业的夫人创立了贵州太瑞生诺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在贵医附院建立肿瘤生物治疗中心。

  材料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泽,在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因为贵阳的热情周到服务,便决定利用一定时间支持和帮助高新区新材料领域的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使贵州航宇和华科铝合金中心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

  针对人才创业初期的实际难度和需要,贵阳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才从科技研发到科技创业再到市场化成长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如今在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集聚了10余家股投基金、券商、投行和担保商,中小科技企业来此,就好比进入一家“超市”,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融资产品。目前,高新区已与国开行等20余家金融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并为40家科技型企业争取到10亿元的信贷资金。

  “待遇从优”

  塑造环境留人才

  引来人才还得“留住”人才,贵阳积极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创先争优的良好环境。

  季泳是贵阳市用年薪+股权的方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目前担任贵州皓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年产3000万片LED蓝宝石项目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2011年季泳不负众望,带领公司一举产下了亚洲最大、单体重达111公斤的蓝宝石晶体,填补了国内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长”批量生产的空白,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生产加工技术的国家。

  为进一步增强对高级人才的吸引,让他们待得好、发展稳,贵阳采取建、购并举的做法,在人才相对聚集、生活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启动了首批建设700套高级人才公寓,计划在2014年6月前全部建成。

  “我们会珍惜机会,主动承担更多的研究开发项目,用知识和能力来回报社会。”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归国博士杨智杰感慨。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