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地方引才政策 > 扬州高新区:力做工业强区“急先锋”

关注微信

扬州高新区:力做工业强区“急先锋”

时间:2013-06-06来源:扬州时报 作者:

  5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国最大的饲料机械生产基地牧羊集团新厂区正式投产;世界关注高新区:5月18日,汇成光电宣布,跻身消费电子领域新一代革命性产品谷歌眼镜全球生产供应链。

  眼下的高新区,既载“晋升省级”之天时,又踞苏南产业转移之地利,机遇前所未有。但黄金机遇,更需黄金作为,高新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以智能化装备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主导产业“长高、变新”和优势企业品牌化、高端化,进一步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合力,力做邗江工业强区的“急先锋”、创新驱动的“排头兵”。

  高新区非传统工业集中区,必须本质复归

  在比较效应驱动下,不少地区的高新区往往成了传统工业集中区。扬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工业强区,离不开技术创新。经济放缓后要想迅速崛起,就必须用“高”与“新”谱就产业发展DNA,实现高新区的本质复归。

  世界经济下行,使得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高新区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产业选择、奖励政策、税收杠杆都向创新型企业倾斜。他们放大中科院扬州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孵化作用,推动数控机床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各类创新资源充分融入企业。统计数据显示,高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占全区近四成;省市级“两站两中心”70个,90%建在企业。

  一批本土创新型企业在关键时期体现了状态和作为。预计上半年,高新区完成总产值253亿元,销售246亿元,利税21亿元,提前完成“双过半”。

  有所为有所不为,产业组织凸显取舍智慧

  转型要有激情,更要有智慧。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发展新兴产业要挡得住诱惑,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大方向,涉及上百种子行业,不能不加选择、逢“新”就上,得舍弃那些看上去很美、很尖端却缺乏基础、难以达成目标的产业,锁定既符合国家发展导向、本地也有基础的产业。

  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一张“一主两新一特”的现代产业体系路线图清晰绘就。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机电装备主导产业带崛起,其中锻压机床“天下三分占其一”;新能源、医药健康两大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伯克生物2项创新药物项目获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文创企业汇聚的邗江科技文化产业园,新近荣膺省首批示范园区,“75后”李定把女童服装的产销与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对接,使企业在淘宝等知名购物网站上拥有近60万“笛莎妈妈”。据介绍,高新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产值突破500亿元,其中高新产业占比超55%。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组织智慧,也被高新企业引为发展哲学。金方圆加快“高端嫁接”行业巨头德国通快,取其智、引其资,自我稀释股权,舍弃家族管理。取舍之间,位居全国锻压机床行业“第一方阵”的金方圆,产值和利税有望实现翻番,也拓展了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的舞台。

  摆脱“惯性焦点”,做制度创新主体

  “在许多人一般印象中,只要产业集聚就带来创新,实际上不是。扎堆可以降低成本,但不一定促进创新,最重要的还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扎堆本身。企业发展就像小孩的脚,政府的服务就像给

  企业的那双鞋,脚长大了,就要给更大更合适的鞋。”高新区相关负责同志说。

  “北孵南产”是高新区独特的创新产业发展之路。在北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一家孵化器就累计培育企业百余家,这些企业成长性强。在北园孵化成长后,高新区在南园设立创富工场,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大空间,1.25的容积率解决了科创型企业用地指标难题,又降低自建厂房带来的资金成本。此外,租税挂钩,企业效益好、纳税多,租金可减免,“太对了我们的‘脾胃’!”

  在高新区,政府主动承担创新风险,投资数亿元搭建数控机床研究院,从“走亲戚”、“处朋友”,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打通了科研成果从纸上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在这里,政府着力引进创业投资机构等,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排定企业上市梯队,逐一分类辅导,缓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题……

  正因为这样的服务,不少这里萌芽的企业长大了就留下来了,有的还回归了。王飞博士创立企业后,又以才引才,聘请国家“人才”人才王猛、李勇,三人联合成立了扬州市第一家“人才”研究院。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