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宁阳企业用才“四样本”看:县域企业怎么培育高层次人才
样本一:“研而优则富”,创新型技术人才吃香又踏实
山东华宁集团公司是一家以煤业为主的现代化企业。近年来,择优选拔了解煤炭生产工艺流程,熟练掌握各项煤炭生产技术的优秀人才调入技术科室培养锻炼,使其成为采煤、地质、测量、通防和安全方面的技术骨干,并给予一定股权激励,大幅提高技术人员岗位收入,提高奖金系数。技术人才摒弃打工心态,扎根企业,埋头创新。近年来,公司共进行技术革新600余项,获省市县各级奖励15项,获国家专利技术2项,奖励技术创新先进个人900人次,发放奖金230多万元。
据统计,山东宁阳规模企业共有创新型技术人才1170人,占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的17%。
【启示】 用财富体现价值,让技术人才以“老板心态”投身科研,更能调动技术人才创新热情。以此为风向标,才能引导更多人才投身创新研发,推进企业技术升级。以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创新活力,既能增强企业的科技支撑,更有利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样本二:自建“孵化器”,实现技能人才自给自足
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机械制造、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农业机械制造龙头企业。为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公司与山东大学联合创办专业化职业培训学校,利用高校培训平台,成批“孵化”技能人才。截至今年,已举办17期数控技术等专项培训班,其中,留用327人,126人成为公司高级雇员,1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技师,3人被评为县首席技师。在实现技能人才自给自足的同时,还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800多人。目前,公司8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启示】 借助外部资源优势,培养企业自己的“金蓝领”,既能增强企业制造实力,更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技能人才往往占企业人才总量较高比例,提升这些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就会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快速推进县域产业发展。
样本三:引高端人才,团队和项目一起来
山东沃特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海归创业人才刘立健组建的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创新能力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专业制造商。在刘立健带领下,公司加快筹建,近期即可投产。公司总投资3亿元,拥有一支以海外留学归国专家,及具有多项国内外专利和丰富的锂电池实际生产经验的博士为首的高学历、高素质管理技术团队,公司现有员工78人,大学以上学历员工占到52%,其中,博士4人、硕士7人。
近年来,宁阳县实施“331”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人,1人入选国家“人才”,2人入选山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联姻,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吸引了一批专家教授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启示】 引进高端人才,就是引进项目,培育“人才酵母”。高端人才是人才中的“潜力股”,既可将专利或技术快速变现成项目,也能聚集大批人才。有回国意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是县域引进的首选高端人才,他们“手握”专利或项目,落地即能催生高新技术企业。
样本四:立志创大业,企业家追求无止境
彭业振,从修摩托、卖摩托、造摩托到造汽车,再到与美籍华人张洪延博士合作研制混合动力汽车,从当年的修车匠成长为亿元企业老总。郑运岭,从经营餐馆、家居店起家,2007年创立山东海友工贸有限公司,研制生产高纯石英砂,产品达到一级水晶水平,打破了国外在该产品生产上的垄断,获7项国家专利,企业获“2011年度山东省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一等奖”。
据统计,全县共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263人,占规模企业高层次人才总量的32.9%。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能力双提升工程”,成立宁阳企业家协会,设立“宁阳企业家节”,提升企业家整体素质。今年,宁阳县4名企业家荣膺“第二十届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启示】 企业家是有效组织和管理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更是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直接实践者。要通过引导他们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