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招才引智活动。“人才”专家、院士、诺奖获得者……来头之大、数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江苏张家港市率先认识到,人才引进数量并非最终目的,人才真正能引领社会经济发展才是题中之义。
日前,经过一年的探索研究,张家港在全国率先推出“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使人才项目引进和发展质量的评价有据可依。
产值不是唯一标准
2011年,“人才”专家周炳与张家港大型民营企业骏马集团合作,成立了一家半导体科技公司,专业生产低能耗功率半导体芯片,建成后年产芯片50万片,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为了实现转型升级,骏马集团甘愿投资3000万元,却让仅以100万元现金和技术入股的周炳占51%的股份。
这样的引才故事,足以让很多地方引以为傲,反复宣扬。但张家港却不满足于此,在以这种方式引来众多领军人才之后,这个城市顾不上宣传引才成果,却马上开始琢磨如何考量人才是否真正为当地作出贡献、是否起到了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对政府自身引才工作成效展开严格考察。
日前,张家港对所有引进两年以上的人才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估。在激烈的竞争中,周炳创办的公司由于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微弱劣势,最终没能进入首批“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示范企业”。对此,周炳毫无沮丧之意,他说:“绩效评估提醒我们看清了发展的方向,请大家明年再看我们的表现。”
“此次评选不只看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如果在自有知识产权、吸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方面表现不好,创造再多的产值也不能称之为创新创业企业的标杆。”知名人才学者、张家港“人才项目绩效评估”课题领衔专家桂昭明介绍,此次评选是张家港“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首次实际运用,最终只有5家企业获评首批“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示范企业”。位居榜首的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领军人才魏星光创办,成立不满两年,就创造了产值4.48亿元、利税1587万元、3项专利授权的骄人业绩。
桂昭明指出,张家港的“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全国还是第一家,这一指标体系使人才项目引进和发展质量的评价有据可依。
科学评估如何实现
近年来,张家港十分重视人才工作,每年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不低于1.5亿元,今年达到1.7亿元。先后引进、确认领军型人才项目228个,其中创业类人才项目196个,创新类人才项目32个。
“随着人才项目数量的积累和产业化的推进,如何更加科学标准地量化评价一个人才项目的发展质量,进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培育措施,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张家港市人才办主任于年中介绍,2012年6月,张家港市委组织部主动与武汉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人才绩效评估研究的桂昭明联系,请他协助张家港,在全国率先启动“人才项目绩效评估”课题的研究。
一年来,桂昭明带领课题团队紧张忙碌地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调研已落户张家港市的188个人才项目运行情况,召开各类座谈会20多次,与100多位人才、企业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并先后多次现场走访开发区、乡镇、人才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在综合研究实际发展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算和“仿真模拟”,设计出全国首套“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以经济、社会和科技效益为一级指标,设定了“人才项目总产值及人均产值”“人才项目销售利税及人均销售利税”“产业节点对产业链形成的贡献”“专利申请及授权量”“人才投入度”等10多个量化的二级指标。
“我们在评分上综合采取类比法、定性评价法、加分项等不同方法,确保评估的科学性。”桂昭明介绍,“指标体系的运作建立在第三方核查基础上,所有人才企业提供的数据都将接受工商、税务、科技、人社、专利、银行等管理部门的核实,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人才工作全方位优化
“在评价体系中关注风投、创投的引入,意味着引才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由企业、由市场来主导,政府更多关注的应是方向的引导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张家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蔡炳锋表示,这套体系强化了政府如何扶持人才创业的价值导向,使得政府今后对人才项目的扶持“有的放矢”。
蔡炳锋介绍,“人才项目绩效评估”将作为张家港今后推进人才工作的主要抓手加以落实完善,评估优秀的项目要给予重点鼓励与培育推进,评估不达标的项目要及时把脉问诊,深入查找问题症结所在,与人才共同商议提出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制约瓶颈的推进方案。
“对人才项目,既要有充分的宽容度,也要施加适当的发展紧迫感。”桂昭明认为,为了更好推进项目发展,还要打破“一审定终身”的认定模式,实行动态评估、动态管理。秉持这个理念,张家港将项目绩效与兑现后续资助政策“绑定”,经绩效评估后,达到相应条件方可享受后续资助政策,发展实绩突出的可提高资助等次。对于个别发展慢、成效差的人才项目,张家港勇于打破“能进不能出”的困境。日前出台的《张家港市领军人才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经认定落户5年以上,连续3年绩效评估低于50分的项目,予以取消领军人才项目资格,这意味着所有政府优惠政策的中止。
据介绍,下一步张家港还将把“人才项目绩效评估”应用到人才引进环节。对引进人才项目按照绩效评估方法加以考量,形成“预期绩效”,作为项目评审认定的重要依据,并将项目“预计绩效”作为今后发展实绩的比对标杆。
“今后的人才项目引进要从全市的产业需求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全面推行"产业节点引才"和"绩效引才",积极打造一批优势产业节点。”蔡炳锋透露,“在进一步完善人才项目"绩效评估"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张家港还将在全国率先开展"人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以实现人才工作的全方位优化。”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