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人才支持至关重要。市委十届四次全会1+1+6中的 《惠州市人才双高计划实施方案 (草案)》(以下简称《人才草案》)提出,惠州将新增“天鹅计划”、“东江学者”培养工程、“首席技师”培养工程和“百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育计划”等4项人才引进和培育项目的激励举措。近日,一位参与《人才草案》起草工作的人士介绍,惠州市人才激励更注重科研。
现状
科技领军人才缺乏
惠州市一位长期从事人才工作的人士称,惠州现在缺的是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领军人才,尤其缺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
80后海归博士、惠州莱佛士制药技术有限公司CEO叶伟平2011年来到大亚湾科创园创业,他先后考察了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最后选择落户惠州,看中的是大亚湾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人才及产业扶持政策细致给力。
叶伟平坦言,对广大海外人才来说,惠州缺乏像苏州“海鸥计划”、无锡“530引才计划”这类在海外人才圈中叫得出名的品牌工程,“这就使惠州的人才引进在与全国各地竞争中处于一定的被动地位”。
举措
5年引进千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人才草案》提出,惠州用5年时间,力争引进30个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团队,100名以博士为主的高层次管理人才,100名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创新创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6万名以上高技能人才,到2017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6万人。
为实现目标,《人才草案》提出重点实施8项人才计划举措,即“天鹅计划”、“东江学者”培养工程、“首席技师”培养工程首次、“百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育计划”、“千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惠创业计划”、“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和“万名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重点
引进培育高技能技工人才
《人才草案》提及对象非常明确,即在原来的人才引进项目基础上,以推动石化、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发展,培育半导体照明(LED)、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高层次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惠州市政情观察人士分析,《人才草案》表明惠州围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目标,配合“产业培育计划”和“企业成长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在引进和培育高端专业人才和高技能技工人才方面集中发力,最终是要实现转型升级,把惠州制造变成惠州“智”造。
亮点
由激励个人向激励科研倾斜
“从这个方案可以看出激励方向由激励个人向激励科研倾斜。”上述参与《人才草案》起草工作的人士称,《人才草案》新提出的 “天鹅计划”、“东江学者”培养工程等给出的待遇都提到专项工作经费补助,可见激励方向正在发生改变。
惠州市一位长期从事人才工作并参与《人才草案》起草工作的人士介绍:“以前给钱多是给个人的,出篇文章就行了,现在不同,钱是给买科研设备、发明创造等,是要有经济效益,对产业转型升级有贡献才行,还要签资助协议,并接受职能部门的审计监督。”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