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地方引才政策 > 上海:倾听“千人”专家心声

关注微信

上海:倾听“千人”专家心声

时间:2013-08-14来源:文汇报 作者:
“不要打铺垫,直接说问题。”在昨天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市科技党委书记兼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吴信宝开门见山,打消了发言者的顾虑。10名来自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的“人才”专家,纷纷谈起了来沪之后的酸甜苦辣。

  几乎每个“人才”专家回国前都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佳伟表示,如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太太团”很可能成为阻碍人才回国的关键。太太们顾虑的是国内环境、住所、子女教育等问题。吴佳伟说,中国现在每年的科研投入已经非常可观,对科研人员来说事业前景更诱人,这些都成为当年他从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辞职回国的原因,但吸引人才需要的是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如果在环境和教育方面有进一步的改善,“人才”会更具吸引力。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电化学研发中心主任汤卫平坦言,“千人”专家争取合适的国家项目本是一件“份内事”,但如果单位过分强调这点,则会对“千人”造成过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其他新人冒出来。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郑立荣也是一名“千人”专家。针对上海孵化器多、风险资本少的现实,他认为上海完全可以在科技体制上率先创新,在科技金融方面有新的探索。

  郑立荣的话音刚落,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新华就表示赞成。这位民营企业的老板正在为一件打破规矩的事头疼。该公司有位女科技人员,3年内把9种抗体药物推向了临床,但在竞选“千人”的赛场上,却一次又一次因为其没有博士学位而落选。周新华说,学位固然是一种象征,但对于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企业来说,懂研发又懂经营的人才更加难能可贵,岂能因为一纸学位将人才拒之门外?上海要创新,要突破,就要从“不拘一格降人才”入手。

  “千人”们的畅所欲言让市科技两委领导频频点头。吴信宝表示,今天把时间全部让给“千人”们,收获很宝贵。他说上海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对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的服务,第一步就是要知道“人才”们真正缺什么、想什么。他表示会后要一一走访“千人”们所在的单位,有针对性地回应、解决问题。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