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市场配置机制,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快集聚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从2013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面向全球引进培育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领军人才30名;引进培育符合义乌市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重点创业团队20支、创业人才100名;引进培育能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100名;引进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50名,努力把义乌打造成为充满活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贸易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
三、扶持政策
充分把握国际高端人才转移的机遇期,扩大开放度、增强集聚度、提高融合度,以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对创业、创新、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2000万、400万元的奖励资助。
(一)大力引进培育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依托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创业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推进人才、项目、资金的聚集,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项目、打造一支团队、兴起一方产业”的目标。
由海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落户义乌,经专家评审,5年内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奖励资助。奖励资助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创业启动资金。由两院院士或相当层级人才领衔创设的企业,给予8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由国家级重点人才或相当层级人才领衔创设的企业,给予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由省部级重点人才或相当层级人才领衔创设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2.地方贡献奖励。企业自注册之日起五年内,正常经营所产生的主营税种地方留成部分按第一年100%、第二年90%、第三年80%、第四年70%、第五年60%奖励企业,用于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
3.技改贴息。在《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贴息的基础上,再提高1%。
4.生产(办公)用房。由主管部门根据创设企业规模、用地量,提出相应的扶持方案,经相关部门及专家评审认定后,确定提供生产(办公)用房面积或租金补贴。提供生产(办公)用房原则上不超过2000平方米,免费期限不超过5年;对企业自行租赁生产(办公)用房的,按150元/平方米/年给予租金补贴,不超过30万元/年,补助年限不超过5年。实际租金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租金给予补贴。
5.对于特别突出的重大项目,可一事一议,上不封顶。
(二)大力引进培育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围绕电子商务、物流、会展、金融、旅游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饰品、无缝织造、拉链和袜业等重点特色优势产业,积极鼓励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义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经专家评审后,5年内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奖励资助。奖励资助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由两院院士或相当层级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给予500万元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由国家级重点人才或相当层级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科研项目启动经费;由省部级重点人才或相当层级人才领衔的创新团队,给予100万元科研项目启动经费。
科研项目实际投入经费低于补贴标准的,按实际投入经费数额补贴。
2.科研经费资助。企业引进创新团队后,当年该团队为企业实现新增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为企业实现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20%的标准资助给企业;新增税收500万元以上的,按实现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15%的标准资助;新增税收200万元以上的,按实现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10%的标准资助。5年内奖励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科研经费资助属企业科技研发专项费用,专款专用。创新人才的科研经费资助金额计入企业地方贡献奖励。
3.对于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一人一议,上不封顶。
(三)大力引进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引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规划建设、交通物流等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并试行聘任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才特聘制度。
引进人才实行协议年薪制,经专家评审后,5年内给予最高400万元的奖励资助。奖励资助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协议年薪。试行聘任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才特聘制度,实行协议年薪制,给予最高60万元的年薪。
对于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一人一议。
2.入驻人才驿站。引进的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人事关系统一安排在人才驿站,单独核定事业编制,可按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聘。
3.租房补贴。引进的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给予每人每年3万元租房补贴。
4.科研经费资助。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引进后,可享受科研经费资助,主要对本领域发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科研经费每人每年不超过10万元。
(四)实行高层次人才配套奖励。在义乌申报并入选国家或浙江省“人才”的,按照浙江省奖励标准1:2的比例给予配套奖励,入选“万人计划”的,按国家资助1: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助。已入选国家或浙江省“人才”来义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分别给予每人80万元、50万元奖励;已入选“万人计划”来义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奖励资助。
义乌
梦想的热土创业的天堂
义乌,以鸟为名,古称“乌伤”,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红糖、火腿、南枣”三大特产享誉海内外;市场经济繁荣,产业特色鲜明,金融、会展、电子商务、汽车配件等高新企业云集。
义乌有着诸多出众特质——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县级城市十大活力城市,中国最具潜力的会展城市,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浙江省最具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目的地等,荣登福布斯发布的2013年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榜首。
义乌作为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美誉遐迩闻名,市场经营面积470余万平方米,成交额连续22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造就人才。义乌,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全球英才加盟汇聚、同台共舞。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