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博士人才网 > 重大工程 > 地方引才政策 > 引进人才,不能全靠“大手笔”

关注微信

引进人才,不能全靠“大手笔”

时间:2013-09-16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要引进人才,但即使高薪引才,人才仍不愿“接招”,怎么办?那就把人才所在的公司也买下来,变成自己人。这项“惊人之举”,是射洪县委组织部在近日的人才走访工作中发现的。然而,对这位“大手笔”的当事人——射洪清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波而言,他认为此举非常值得。因为与人才能创造的价值相比,这个引才成本并不“惊人”。

  位于川中丘区的射洪县,目前有1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4家上市公司。去年,射洪县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丘区县第11位。当地既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也谈不上十分发达,靠的是什么?是人才保障。

  上面的故事不是孤例。玉冠农业引进台湾职业经理人,天齐锂业引进加拿大籍锂电子核心技术人才……种种引进人才之举,均是“志在必得”。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洪城英才引进计划”,紧紧围绕绿色食品、精细化工、锂电新材料、机械制造、现代纺织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引进人才,不能全靠“大手笔”。射洪坚持把完善人才制度体系作为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人才工作“1+6”文件,形成政策支撑;完善激励机制,在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向人才大力倾斜;注重实践培训,聘请在当地有影响力的成功企业家对全县企业人才开展定期培训,在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等院校举办研修班。

  当然,在制度层面之外,人才能不能引得进、留下来,还有赖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生活配套不断完善,同时还应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