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市域经济发展多年的“既无大院名校,也无高层次科研和技术转移机构”的窘境,让慈溪众多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难以发力。慈溪市主要领导表示,想要在创新驱动中有所斩获,必须吸引外智、依托外力,让他们成为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者和示范者。
陈银江是当地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他经营服装企业多年,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上半年,他与人合资办起一家TPU薄膜企业,目前设备已经到位,苦于没有先进的技术。今天的洽谈会上,他找到了一个“医疗器械表面水溶性高分子亲水杀菌涂层材料”项目。“我们做的正是医疗器械上用的薄膜,特别需要增加杀菌功能,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陈银江说,如果这次能够合作成功,他们的产品必将如虎添翼。
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王桂桂博士是第一次来慈溪,在国外生活的20多年里她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如今把目光投向中国,但却面临着资金、市场等多方面难题。“考察了慈溪几个创业平台,我想在当地找一个合作者,既有一定资本,又熟悉国内市场”,她说,希望自己未能实现的创业梦可以在这里开花结果。
慈溪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上林英才”计划,已累计评出领军人才项目39个,其中A类26个,B类13个,当地政府在创业场所、项目资助、租房补助等方面累计投入经费超过5000余万元。
最新该市对“上林英才”计划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进一步简化了项目相关审批服务手续,并提高了资助额度,A类项目资助500万元,B类项目资助200万元,C类项目资助50万元,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可给予1000万元以上的资助。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声明提示: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